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论文研究课题的确立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源起 | 第9页 |
第二节 当今中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概述 | 第9-14页 |
附录:韩国方面研究简况 | 第14页 |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及我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九世纪前后唐朝与新罗关系研究 | 第16-26页 |
第一节 新罗王朝与唐王朝年代的简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九世纪前后唐罗关系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在唐新罗平民聚居区 | 第19-21页 |
第四节 在唐新罗平民空间个案分析--张保皋和杜牧时代的扬州概况 | 第21-25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根据圆仁第一手资料研究在唐新罗人 | 第26-52页 |
第一节 圆仁其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价值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关新罗人、新罗坊(村)的全面记载 | 第28-44页 |
第四节 对于《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关新罗人、新罗坊(村)记载的论述 | 第44-48页 |
第五节 中秋节起源于新罗人研究 | 第48-50页 |
第六节 在唐新罗人最终归宿的推测 | 第50-51页 |
第七节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在唐新罗平民的代表人物张保皋 | 第52-62页 |
第一节 中韩两国关于张保皋的史书记载 | 第52-54页 |
第二节 杜牧《张保皋郑年传》与杜牧其人 | 第54-57页 |
第三节 张保皋其人 | 第57-60页 |
第四节 张保皋的悲剧(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关于贩卖新罗奴婢的研究 | 第62-71页 |
第一节 对《唐会要》中“奴婢”一节的解读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对《唐会要》“奴婢”一节中有关新罗奴婢的分析 | 第63-64页 |
第三节 新罗奴婢来唐原因分析 | 第64-66页 |
第四节 韩国磐、姜清波的分析 | 第66-67页 |
第五节 当时的僧尼也蓄奴婢的 | 第67-68页 |
第六节 张保皋的功劳 | 第68-69页 |
第七节 对《王道》有关奴婢谬误的分析(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张保皋时代唐朝对新罗平民是开放和优待的 | 第71-74页 |
第一节 聚焦张保皋时代 | 第71页 |
第二节 九世纪唐罗关系睦邻友好 | 第71-72页 |
第三节 圆仁亲自见证了新罗人的处境 | 第72页 |
第四节 杜牧记载张保皋的意义 | 第72页 |
第五节 新罗奴婢的来龙去脉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后记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