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伊宁”的历史渊源 | 第9页 |
·“伊宁”的人文背景 | 第9页 |
·“喀赞其”民居文化 | 第9-10页 |
·“喀赞其”民居当前状态 | 第10页 |
·论文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民居概念界定 | 第14页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空间 | 第14-15页 |
·物质形态特点和意识形态特点 | 第15页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研究重点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伊犁喀赞其老城传统民居建筑的生存背景 | 第18-31页 |
·伊犁喀赞其老城传统民居建筑的自然环境 | 第18-23页 |
·区位交通 | 第18-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9-21页 |
·自然气候 | 第21-23页 |
·伊犁喀赞其老城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缘由 | 第23-31页 |
·宗教文化渗入 | 第23-25页 |
·民族迁徙因素 | 第25-28页 |
·经济生产模式 | 第28-31页 |
3 伊犁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 | 第31-55页 |
·喀赞其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 | 第31-42页 |
·平面布局类型 | 第31-40页 |
·结构类型 | 第40-42页 |
·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的内部空间特征 | 第42-49页 |
·“私密性”空间特征 | 第43-45页 |
·“公共性”的特点 | 第45-46页 |
·“过渡性”的特点 | 第46-47页 |
·“公共性”、“过渡性”和“私密性”之间的关系 | 第47-49页 |
·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院落空间特征 | 第49-55页 |
·“院门”区 | 第49-50页 |
·“种植”区 | 第50-51页 |
·“畜牧”区 | 第51-53页 |
·“私密”区 | 第53-55页 |
4 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构件 | 第55-78页 |
·民居建筑中的门窗、门楣及窗楣 | 第55-66页 |
·“门饰”构件特点 | 第55-58页 |
·“窗饰”构件特点 | 第58-62页 |
·“门楣”及“窗楣”构建特点 | 第62-66页 |
·伊犁喀赞其民居建筑中的柱式特点 | 第66-72页 |
·柱式造型与分类 | 第67-68页 |
·柱托造型特点 | 第68-69页 |
·柱身造型特点 | 第69-70页 |
·柱裙造型特点 | 第70-71页 |
·柱座造型特点 | 第71-72页 |
·民居建筑中的檐口特点 | 第72-76页 |
·平顶屋顶的檐口 | 第73-74页 |
·斜坡屋顶的檐口 | 第74-76页 |
·民居建筑室内的壁龛 | 第76-78页 |
5 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材料与色彩 | 第78-95页 |
·民居建筑的装饰材料 | 第78-85页 |
·石膏雕花 | 第78-79页 |
·木雕 | 第79-81页 |
·彩绘 | 第81-82页 |
·砖饰 | 第82-84页 |
·铁艺 | 第84-85页 |
·民居建筑图案的构成 | 第85-90页 |
·图案组成的特点 | 第85-86页 |
·图案组成方式 | 第86-87页 |
·装饰构图 | 第87-90页 |
·色彩的体现 | 第90-95页 |
·装饰色彩的表现 | 第90-92页 |
·民族特点在装饰色彩中的体现 | 第92-95页 |
6 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的人文内涵 | 第95-99页 |
·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中汉族文化的体现 | 第95-96页 |
·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俄罗斯文化的分析 | 第96-97页 |
·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中伊斯兰文化概括 | 第97-99页 |
7 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保护 | 第99-104页 |
·伊犁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所面临的问题 | 第99-101页 |
·外部文化的渗透导致传统观念的改变 | 第99页 |
·传统民居建筑年久失修,维护与发展相互掣肘 | 第99-100页 |
·缺乏专业的科学管理和规划,民居建筑的传统风貌遭到破坏 | 第100页 |
·伊犁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和发展 | 第100-101页 |
·伊犁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 | 第101-104页 |
·在政策上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 | 第101-102页 |
·从意识形态上对传统文化观念进行保护 | 第102-103页 |
·从物质形态上保护喀赞其传统民居建筑的原始风貌特征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