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引言 | 第10页 |
·可充放二次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0-11页 |
·锂硫电池简介 | 第11-13页 |
·锂硫电池原理 | 第11-12页 |
·锂硫电池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锂硫电池改性研究 | 第13-18页 |
·碳纳米管-硫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石墨烯-硫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多孔碳-硫研究进展 | 第16页 |
·金属氧化物-硫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电池结构改性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论文选题的依据、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2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高比表面积多孔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 第22-46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实验表征仪器 | 第24页 |
·PCNTs的制备 | 第24-25页 |
·PCNTs-S混合材料的制备 | 第25页 |
·实验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25-26页 |
·实验产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44页 |
·PCNTs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27-30页 |
·PCNTs的TEM图 | 第27-28页 |
·PCNTs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28-30页 |
·PCNTs的XRD和Raman光谱测试 | 第30页 |
·不同温度下刻蚀所得各种PCNTs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研究 | 第30-31页 |
·硫含量为 78% 850PCNTs-S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1-35页 |
·850PCNTs-S的TGA测试 | 第31-32页 |
·850PCNTs-S的SEM测试 | 第32-33页 |
·850PCNTs-S的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测试 | 第33-34页 |
·850PCNTs-S的XRD测试 | 第34-35页 |
·850PCNTs-S的氮气脱吸附和孔径分布测试 | 第35页 |
·硫含量为 78% 850PCNTs-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35-41页 |
·850PCNTs-S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35-36页 |
·850PCNTs-S复合材料的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6-37页 |
·850PCNTs-S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测试 | 第37-39页 |
·850PCNTs-S复合材料的IR和XPS研究 | 第39-40页 |
·A-850PCNTs-S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0-41页 |
·硫含量为 89wt% 850PCNTs-S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测试 | 第41-44页 |
·89wt% 850PCNTs-S:导电添加剂:PVDF为 90:5:5 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2-43页 |
·89wt% 850PCNTs-S:导电添加剂:PVDF为 80:10:10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石墨烯/二氧化钛作为夹层在锂硫电池中的研究 | 第46-72页 |
·引言 | 第46-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实验药品 | 第48页 |
·实验表征仪器 | 第48-49页 |
·850PCNTs的制备 | 第49页 |
·850PCNTs-S混合材料的制备 | 第49页 |
·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9-50页 |
·实验产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70页 |
·硫含量为 51.2% 850PCNTs-S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50-52页 |
·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2-53页 |
·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夹层的宏观与微观图 | 第53-55页 |
·二氧化钛含量不同的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作为夹层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PCNTs-S@G/3%T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6-66页 |
·PCNTs-S@G/3%T电极的CV测试 | 第56-57页 |
·PCNTs-S@G/3%T复合材料的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57-58页 |
·PCNTs-S@G/3%T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测试 | 第58-60页 |
·PCNTs-S@G/3%T电极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试 | 第60-62页 |
·PCNTs-S@G/3%T电极的SEM和EDX光谱分析测试 | 第62-66页 |
·硫含量为 82% PCNTs-S@G/3%T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6-67页 |
·石墨烯/二氧化钛夹层的普适性研究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高比表面积改性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 第72-82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实验部分 | 第73-74页 |
·实验药品 | 第73页 |
·实验表征仪器 | 第73-74页 |
·多孔碳的制备 | 第74页 |
·改性多孔碳的制备 | 第74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7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4-80页 |
·不同温度下退火所得多孔碳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74-76页 |
·不同温度下退火所得多孔碳材料的孔径分布 | 第76-77页 |
·不同温度下退火所得多孔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77-78页 |
·改性多孔碳的研究 | 第78-80页 |
·改性多孔碳的孔结构分析 | 第78-79页 |
·改性多孔碳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总结及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