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含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引言 | 第8页 |
·茶多糖的概述 | 第8-11页 |
·茶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8页 |
·茶多糖的结构研究 | 第8-9页 |
·茶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9-10页 |
·茶多糖的应用 | 第10-11页 |
·膜技术在多糖分离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微滤用于多糖澄清的研究 | 第11页 |
·超滤用于多糖分离、浓缩的研究 | 第11-12页 |
2 引言 | 第12-13页 |
·课题立题依据与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总体思路 | 第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3-20页 |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13页 |
·实验材料 | 第13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3页 |
·主要试剂 | 第13页 |
·多糖含量测定 | 第13-14页 |
·多糖含量定量测定 | 第13-14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14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14页 |
·无机陶瓷膜纯化茶多糖 | 第14页 |
·料液的配制 | 第14页 |
·膜孔径的选择 | 第14页 |
·操作压力的选择 | 第14页 |
·料液浓度的选择 | 第14页 |
·料液pH值的选择 | 第14页 |
·PVDF膜(聚偏二氟乙烯膜)超滤纯化茶多糖 | 第14页 |
·膜的清洗与再生 | 第14-15页 |
·茶多糖的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15-17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15页 |
·茶多糖相对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 第15页 |
·茶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15-16页 |
·刚果红实验 | 第16页 |
·茶多糖抑制α-淀粉酶活性研究 | 第16-17页 |
·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 第17页 |
·茶多糖含片的工艺研究 | 第17-20页 |
·工艺流程 | 第17页 |
·操作要点 | 第17-18页 |
·辅料的筛选 | 第18页 |
·正交实验优化辅料配比 | 第18页 |
·考察指标的测定 | 第18-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34页 |
·茶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20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20页 |
·无机陶瓷膜纯化操作条件的确定 | 第20-23页 |
·膜孔径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20-22页 |
·不同操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22页 |
·不同料液浓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不同pH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23页 |
·PVDF膜(聚偏二氟乙烯膜)超滤纯化茶多糖 | 第23-24页 |
·膜的清洗与再生 | 第24页 |
·茶多糖的结构表征 | 第24-30页 |
·红外光谱(FTIR)法 | 第24-25页 |
·茶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 | 第25-26页 |
·茶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26-28页 |
·刚果红实验 | 第28-29页 |
·茶多糖抑制α-淀粉酶活性研究 | 第29页 |
·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 第29-30页 |
·茶多糖片剂工艺研究 | 第30-34页 |
·辅料的筛选 | 第30-31页 |
·正交实验优化辅料配比 | 第31-32页 |
·溶出度测定 | 第32页 |
·片重差异度、溶出时间、硬度测定 | 第32-34页 |
5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个人简介 | 第41页 |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