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7页 |
| ·介孔材料 | 第8-17页 |
| ·介孔材料的简介及发展前景 | 第8-9页 |
| ·介孔材料的合成 | 第9页 |
| ·介孔材料的荧光功能化的多样性 | 第9-14页 |
| ·其它功能化介孔材料的方法 | 第14-16页 |
| ·介孔材料的结构化设计 | 第16-17页 |
| ·介孔材料的应用 | 第17-20页 |
| ·在化学工业领域方面 | 第18页 |
| ·在环境保护方面 | 第18页 |
| ·在功能材料领域方面 | 第18-19页 |
| ·在生物医药领域方面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设计思路 | 第20-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 第二章 有机共轭聚合物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第27-50页 |
| ·引言 | 第27-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 的合成 | 第29页 |
| ·原位合成 PPV@MSNs 纳米粒子 | 第29页 |
| ·核壳结构 PPV/MSN@nSiO_2@mSiO_2的合成 | 第29-30页 |
| ·装载布洛芬的 MSNs 的合成 | 第30页 |
| ·装载布洛芬的 MSNs 的缓释过程 | 第30-31页 |
| ·细胞培养和体外成像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第三章 近白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63页 |
| ·引言 | 第50-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1-52页 |
| ·巯基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H)的合成 | 第52页 |
| ·苯并噻唑配锌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合成 | 第52页 |
| ·白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粒(RhB-(BTZ)xZn@MSN)的合成 | 第52-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