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红茶、黑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31页 |
| ·糖生物学概述 | 第10-12页 |
| ·多糖的研究历史 | 第10-11页 |
| ·多糖的来源与种类 | 第11-12页 |
| ·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 第12-18页 |
| ·抗氧化活性 | 第12-13页 |
| ·抗肿瘤活性 | 第13页 |
| ·免疫调节活性 | 第13-14页 |
| ·降血糖活性 | 第14-15页 |
| ·降血脂活性 | 第15-16页 |
| ·抗凝血活性 | 第16-17页 |
| ·抗菌、抗病毒活性 | 第17页 |
| ·抗炎症作用 | 第17页 |
| ·其他生物活性 | 第17-18页 |
|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 第18-21页 |
| ·多糖的提取 | 第18页 |
| ·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18-19页 |
| ·多糖的成分测定 | 第19-20页 |
| ·多糖的结构测定 | 第20-21页 |
| ·茶及茶多糖研究概况 | 第21-29页 |
| ·茶的种类 | 第21-22页 |
| ·茶的保健功能 | 第22-23页 |
| ·茶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9-30页 |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30-31页 |
| 第2章 九种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结构研究 | 第31-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原料 | 第31页 |
|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 ·主要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 ·九种茶多糖的提取 | 第33页 |
| ·九种茶多糖的总糖含量测定 | 第33-34页 |
| ·九种茶多糖的糖醛酸含量测定 | 第34-35页 |
| ·九种茶多糖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5页 |
| ·九种茶多糖的平均分子量测定 | 第35-36页 |
| ·九种茶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 第36页 |
| ·九种茶多糖的红外光谱测定 | 第36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 ·九种茶多糖的总糖含量测定结果 | 第36-38页 |
| ·九种茶多糖的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 ·九种茶多糖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 ·九种茶多糖的平均分子量测定结果 | 第40-41页 |
| ·九种茶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结果 | 第41-43页 |
| ·九种茶多糖的红外光谱结果测定结果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3章 九种茶多糖的抗凝血活性研究 | 第46-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 ·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 ·实验动物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采血 | 第47页 |
| ·九种茶多糖抗凝血实验 | 第47-48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 ·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结果 | 第49-50页 |
| ·凝血酶原时间(PT)的测定结果 | 第50-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九种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 第53-61页 |
| ·实验材料 | 第53-54页 |
| ·主要试剂 | 第53-54页 |
| ·主要仪器 | 第54页 |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 ·九种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 | 第54-55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 ·九种茶多糖对蔗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 第55-58页 |
| ·九种茶多糖对麦芽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 第58-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个人简历 | 第73-7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