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一、写作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写作目的 | 第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写作思路 | 第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的基本理论 | 第13-28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认识 | 第13-16页 |
一、知识产权概述 | 第13页 |
二、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三、知识产权的特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垄断及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 | 第16-20页 |
一、垄断概述 | 第16-17页 |
二、反垄断法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三、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 | 第18-20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的关系 | 第20-21页 |
第四节 知识产权垄断行为 | 第21-27页 |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21-24页 |
二、知识产权许可中的联合限制竞争 | 第24-26页 |
三、经营者集中所导致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 第26-27页 |
四、标准垄断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关于知识产权的反垄断立法与实践 | 第28-38页 |
第一节 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 | 第28-32页 |
一、总述 | 第28-29页 |
二、1995《关于知识产权许可行为的反托拉斯指南》 | 第29-30页 |
三、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 | 第30-31页 |
四、《反托拉斯执法与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竞争》的报告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欧盟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 | 第32-34页 |
一、《240/96 号规章》 | 第32-33页 |
二、《772/2004 号条例》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日本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 | 第34-36页 |
一、1968 的《国际许可协议的反垄断指导方针》 | 第34-35页 |
二、1989 年《关于管制专利和技术秘密许可协议中的不公正交易方法的指方针》 | 第35页 |
三、1999 年《专利和技术秘密许可协议中的反垄断法指导方针》 | 第35页 |
四、2007 年《知识产权利用的反垄断法指南》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国际组织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规制 | 第36-37页 |
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第36-37页 |
二、《竞争政策与知识产权行使》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我国有关知识产权反垄断的立法及存在问题 | 第38-44页 |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法的立法 | 第38-41页 |
一、知识产权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状况 | 第38-39页 |
二、正确理解和适用反垄断法55 条 | 第39-40页 |
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我国有关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法规制思考 | 第44-52页 |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紧迫性 | 第44-45页 |
一、知识产权战略地位提升 | 第44页 |
二、知识产权的垄断行为危害极大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 | 第45-51页 |
一、立法层面 | 第46-49页 |
二、执法层面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