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岩蜥属物种多样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0-18页 |
·西藏概况 | 第10-11页 |
·物种分化与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 第11-13页 |
·物种界定新标准—四差异原则 | 第13页 |
·DNA条形码 | 第13-16页 |
·DNA条形码的特点 | 第13-15页 |
·DNA条形码的应用 | 第15-16页 |
·隐存生物多样性的挖掘 | 第15页 |
·多样性评估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页 |
·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页 |
·岩蜥属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完善馆藏标本 | 第18页 |
·分布问题 | 第18页 |
·隐存种问题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9-31页 |
·采样 | 第19-20页 |
·形态学研究 | 第20-21页 |
·形态数据测量 | 第2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DNA提取 | 第21-23页 |
·PCR扩增 | 第23-25页 |
·DNA定量和电泳检测 | 第25-27页 |
·PCR测序 | 第27-29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9-31页 |
·序列编辑、校对及序列比对 | 第29页 |
·序列组成分析 | 第29页 |
·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结果 | 第31-46页 |
·西藏岩蜥分类研究及再描述 | 第31-43页 |
·西藏岩蜥形态补充描述 | 第31-34页 |
·拉萨岩蜥隐存种描述 | 第34-39页 |
·西藏地区四种岩蜥主成分分析 | 第39-43页 |
·岩蜥属系统发育 | 第43-46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6-48页 |
·传统分类学和条形码技术 | 第46页 |
·拉萨岩蜥隐存种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附录 | 第56-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