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选题的背景及依据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0-17页 |
·国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 第13-17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第17页 |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 | 第17页 |
·结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 第17页 |
·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失衡 | 第17-18页 |
·研究体系、研究方法与预期价值 | 第18-21页 |
·研究体系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的预期价值 | 第20-21页 |
第2章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 | 第21-25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第21-22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与内容 | 第21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形式 | 第21-22页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 第22-23页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含义 | 第22页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 第22-23页 |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 | 第23-25页 |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 | 第23页 |
·主导产业的选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第23-25页 |
第3章 产业结构优化的演变及其现实困境 | 第25-40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 | 第25-27页 |
·产业间结构优化的困境 | 第27-30页 |
·产值结构逐步优化,但仍存在巨大的调整空间 | 第27-28页 |
·劳动力结构日益优化,但剩余劳动力存在较大的转移空间 | 第28-29页 |
·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存在逐步缩小的空间 | 第29-30页 |
·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困境 | 第30-36页 |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但农业技术水平落后 | 第30-31页 |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但内部重工业化的趋势明显 | 第31-35页 |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行业多元化,但内部结构不合理 | 第35-36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条件恶化 | 第36-40页 |
·能源消耗过大,加剧资源短缺 | 第36-38页 |
·空气颗粒物含量高,环境污染严重 | 第38页 |
·投资消费比总体攀升,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 第38页 |
·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 第38-40页 |
第4章 产业结构难以优化的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产业结构自身因素造成产业结构难以优化 | 第40-41页 |
·产业政策的制定缺乏前瞻性 | 第40页 |
·国际分工处于不利地位 | 第40页 |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 | 第40-41页 |
·其他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产业结构失衡 | 第41-42页 |
·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失衡 | 第41页 |
·投资结构失衡 | 第41-42页 |
·进出口结构失衡 | 第42页 |
·技术落后与制度不完善制约着产业结构优化 | 第42-44页 |
·技术升级滞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第42页 |
·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监管,制度创新不足 | 第42-44页 |
第5章 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实现途径 | 第44-52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 | 第44-45页 |
·非平衡发展 | 第44页 |
·可持续发展 | 第44-45页 |
·跨越式发展 | 第45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途径 | 第45-52页 |
·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 第45-47页 |
·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 第47-48页 |
·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