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

谢辞第1-4页
中文摘要第4-6页
摘要第6-9页
凡例第9-12页
绪章第12-35页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第12-17页
 二、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第17-31页
 三、问题提出与论文构成第31-35页
第一章 大江健三郎文学与核主题第35-67页
 第一节 大江健三郎及其文学第35-41页
 第二节 大江健三郎早期的核意识第41-48页
 第三节 大江健三郎在日本核文学中的位置第48-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二章 核武器时代的国民性改造第67-92页
 第一节 《核武器时代的守护神》中核问题的最初表象第67-74页
 第二节 《空中的怪物Agui》中的国民性批判第74-82页
 第三节 《个人的体验》中的国民性改造第82-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三章 核时代的边缘意识第92-112页
 第一节 《核时代森林的隐遁者》中边缘的救赎第92-95页
 第二节 《冲绳札记》中边缘的力量第95-100页
 第三节 《洪水涌上我的灵魂》中边缘的反抗第100-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四章 核时代的社会批判第112-125页
 第一节 《摆脱危机者笔录》中核状况的揭露第112-119页
 第二节 核背后的政治关系第119-123页
 第三节 狂欢化叙事与社会批判第123-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五章 核时代的宇宙观第125-153页
 第一节 《倾听雨树的女人们》中“雨树”意象的展开第125-136页
 第二节 《新人呵,醒来吧》中“雨树”概念的延伸第136-147页
 第三节 布莱克思想与宇宙观第147-152页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第六章 核时代的文明批判第153-167页
 第一节 核状况下人类文明的危机第154-160页
 第二节 人类文明走向再生的探索第160-161页
 第三节 日本现代化再出发的启示第161-166页
 本章小结第166-167页
第七章 核时代的宗教信仰第167-189页
 第一节 大江健三郎的宗教观第167-171页
 第二节 《燃烧的绿树》中核时代宗教信仰的探索第171-184页
 第三节 《空翻》中无神宗教信仰的进一步探索第184-188页
 本章小结第188-189页
第八章 “三·一一后”的核意识第189-209页
 第一节 《晚年样式集》对前期作品的解构第189-194页
 第二节 《晚年样式集》中的社会批判第194-203页
 第三节 日本人再生可能性的探索第203-208页
 本章小结第208-209页
终章第209-212页
 一、本论文内容总结第209-210页
 二、今后的研究展望第210-212页
附录第212-233页
 一、大江健三郎年谱第212-225页
 二、大江健三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第225-229页
 三、大江健三郎与中国的关系第229-230页
 四、大江健三郎“三·一一”后的首次撰文第230-232页
 五、大江健三郎“三·一一”后的反核演讲第232-233页
参考文献第233-247页
 一、日文文献(出版年代顺)第233-242页
 二、中文文献(出版年代顺序)第242-247页
 三、英文文献第247页
 四、工具书第247页

论文共2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回归—安妮·普鲁小说的追寻母题研究
下一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文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