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约翰·密尔社会自由思想初探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9-11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一、对社会自由的关切 | 第13-14页 |
二、社会自由:兼顾个人与社会 | 第14-16页 |
三、对密尔自由思想的批评与肯定 | 第16-18页 |
四、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因何连接?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密尔社会自由思想的来源 | 第21-27页 |
一、托克维尔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二、柏拉图式的爱情 | 第22-23页 |
三、孔德的影响 | 第23页 |
四、柯勒律治与德国浪漫主义 | 第23-27页 |
第四章 从政治自由到社会自由的转变 | 第27-31页 |
一、政治自由的前史与近代转向 | 第27-29页 |
二、政治自由确立后的社会自由议题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密尔的社会自由观 | 第31-51页 |
一、个体自由 | 第31-40页 |
(一)对社会暴虐的防范 | 第32-33页 |
(二)个体性的彰显——为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 第33-40页 |
二、密尔论少数派的权利 | 第40-45页 |
(一)有教养的少数的自由——密尔的格调论 | 第41-43页 |
(二)论妇女的权利 | 第43-45页 |
三、社会的进步 | 第45-51页 |
(一)他者与社会的取向 | 第46-48页 |
(二)自由与社会进步 | 第48-51页 |
第六章 社会自由的实现机制 | 第51-63页 |
一、发展与自我发展:社会进步的阶段 | 第51-54页 |
二、经济学:通向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路 | 第54-57页 |
三、教育: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连接手段 | 第57-63页 |
(一)个性教育 | 第58-60页 |
(二)社会教育 | 第60-63页 |
第七章 结语:反思与不足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