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助听器中声源定位算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助听器发展历史 | 第8-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数字助听器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数字助听器中的关键算法 | 第14-22页 |
·声源定位 | 第14-17页 |
·声源定位方法的分类 | 第14-16页 |
·声源定位方法的比较 | 第16-17页 |
·语音增强 | 第17-19页 |
·响度补偿 | 第19-20页 |
·回声消除 | 第20-21页 |
·本章总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声源信号模型的建立 | 第22-31页 |
·语音信号基础知识 | 第22-23页 |
·语音信号数字模型 | 第23-27页 |
·激励模型 | 第24-25页 |
·声道模型 | 第25-26页 |
·辐射模型 | 第26-27页 |
·房间脉冲响应模型 | 第27-28页 |
·麦克风阵列的信号模型 | 第28-30页 |
·理想模型 | 第29页 |
·实际模型 | 第29-30页 |
·本章总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时延估计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 第31-48页 |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 | 第31-35页 |
·基本互相关法 | 第31-32页 |
·广义互相关法 | 第32-33页 |
·实验仿真与分析 | 第33-35页 |
·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 | 第35-41页 |
·二次相关时延估计算法 | 第35-36页 |
·相关峰精确插值算法 | 第36-38页 |
·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 | 第38-39页 |
·实验仿真与分析 | 第39-41页 |
·互功率谱相位时延估计算法 | 第41-42页 |
·改进的互功率谱相位时延估计算法 | 第42-47页 |
·语音端点检测 | 第42-43页 |
·CSP加权函数的改进 | 第43-44页 |
·多帧累加CSP | 第44页 |
·改进的互功率谱相位时延估计算法 | 第44-45页 |
·实验仿真与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总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时延估计的定位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7页 |
·声源定位的几何模型 | 第48-49页 |
·麦克风阵列拓扑结构和远近场模型 | 第49-51页 |
·麦克风的阵列拓扑结构 | 第49-50页 |
·远近场模型 | 第50-51页 |
·球型插值法 | 第51-53页 |
·基于搜索的最大似然法 | 第53-54页 |
·角度距离定位法 | 第54-55页 |
·实验仿真与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总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工作总结 | 第57-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