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消毒副产物及其危害 | 第13-20页 |
·碳类消毒副产物及其危害 | 第13-15页 |
·氮类消毒副产物及其危害 | 第15-18页 |
·其它类消毒副产物及其危害 | 第18-19页 |
·胺类氮消毒副产物 | 第19-20页 |
·水体中NDEA和DCAcAm处理方法 | 第20-23页 |
·源头控制 | 第20-21页 |
·过程控制 | 第21-22页 |
·终端控制 | 第22-23页 |
·活性炭去除DBPs的应用 | 第23-24页 |
·沸石去除DBPs的应用 | 第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第27-37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设计 | 第28-35页 |
·吸附剂的筛选 | 第28-30页 |
·吸附剂的制备 | 第30页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30-31页 |
·两种改性活性炭对混合液的吸附研究 | 第31页 |
·NDEA和DCAc Am的测定方法 | 第31-35页 |
·去除率和吸附量的计算 | 第35页 |
·材料表征 | 第35-37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 | 第35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35-36页 |
·BET分析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63页 |
·吸附剂的筛选 | 第37-45页 |
·制备条件对吸附剂去除NDEA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筛选去除NDEA效果较优吸附剂的正交实验 | 第39-41页 |
·制备条件对吸附剂去除DCAcAm效果的影响 | 第41-43页 |
·筛选去除DCAcAm效果较优吸附剂的正交实验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PAC-1 对NDEA的静态吸附研究 | 第45-54页 |
·改性前后活性炭对NDEA去除效果对比 | 第45-46页 |
·投加量对NDEA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初始pH值对NDEA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7页 |
·PAC-1 对NDEA的正交吸附实验 | 第47-49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49-51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51-53页 |
·吸附热力学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页 |
·PAC-2 对DCAcAm的静态吸附研究 | 第54-61页 |
·改性前后活性炭对DCAc Am去除效果对比 | 第54-55页 |
·投加量对DCAcAm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初始pH值对DCAc Am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PAC-2 对DCAc Am的正交吸附实验 | 第57-58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58-59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59-60页 |
·吸附热力学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页 |
·改性活性炭对NDEA和DCAc Am的混合液的吸附研究 | 第61-63页 |
第五章 表征分析和机理探讨 | 第63-69页 |
·表征分析 | 第63-67页 |
·SEM分析 | 第63-64页 |
·XRD分析 | 第64-65页 |
·EDS能谱分析 | 第65-66页 |
·BET分析 | 第66-67页 |
·机理探讨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