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概述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由驱动主机工作制动器失效引起的电梯事故 | 第9-11页 |
1.1.2 研究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外对于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的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的应用情况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制动方式 | 第15-23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驱动主机机电制动器失效情况分析 | 第15-20页 |
2.2.1 制动器失效时电梯的速度 | 第16页 |
2.2.2 制动器失效的原因 | 第16-17页 |
2.2.3 制动器失效的后果 | 第17页 |
2.2.4 制动器的标准草案 | 第17-20页 |
2.3 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制动原理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 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 第23-51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制动的理论分析 | 第23-34页 |
3.2.1 封星概念及基本模型 | 第23-24页 |
3.2.2 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制动数学计算 | 第24-34页 |
3.3 同步永磁电机封星的静态特性 | 第34-35页 |
3.4 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额定速度下封星制动的仿真 | 第35-39页 |
3.5 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的封星制动试验数据 | 第39-44页 |
3.6 在整机上的补充试验 | 第44-49页 |
3.6.1 驱动主机封星后的低速效果和动态特性 | 第44-47页 |
3.6.2 驱动主机高速封星效果和动态特性 | 第47-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制动设计 | 第51-73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常规封星方案及延时封星方案 | 第51-54页 |
4.2.1 常规封星方案 | 第51-52页 |
4.2.2 延时封星方案 | 第52-54页 |
4.2.3 封星电路A和封星电路B的异同点 | 第54页 |
4.3 低速工况下电梯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制动试验情况 | 第54-62页 |
4.3.1 不同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的封星效果 | 第54-56页 |
4.3.2 在样梯上进行的不同工况低速封星测试 | 第56-62页 |
4.4 高速工况下电梯永磁同步型驱动主机封星制动试验情况 | 第62-70页 |
4.4.1 常规封星后高速下的封星效果和风险 | 第62-69页 |
4.4.2 延时封星后高速下的封星效果 | 第69-70页 |
4.5 同步无齿轮驱动主机封星技术实际应用 | 第70-72页 |
4.5.1 主要用途 | 第70-71页 |
4.5.2 驱动主机封星对预防电梯事故的重要性 | 第71-72页 |
4.5.3 封星技术远景 | 第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总结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研究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