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1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的背景第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4页
     ·对国内外文献的评价第14-15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页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5-16页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资源型地区与财政转移支付概述第17-21页
   ·资源型地区的经济特点第17-19页
     ·资源型地区的界定第17页
     ·资源型地区的经济特点第17-19页
   ·财政转移支付对资源型经济发展的作用第19-20页
     ·财政转移支付的定义第19页
     ·财政转移支付对资源型经济发展的作用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基础第21-26页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第21-23页
     ·外部性理论第21-22页
     ·分级公共产品理论第22-23页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学理论基础第23-24页
     ·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理论第23页
     ·宏观调控理论第23-24页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理论基础的评析第24-25页
     ·经济学理论评析第24-25页
     ·法学理论评析第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4章 现行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6-33页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第26-27页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已有专门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规范第26-27页
     ·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没有专门的转移支付规范第27页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第27页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对我国资源型地区的影响第27-30页
     ·对山西资源型地区的影响第27-29页
     ·对东北资源型地区的影响第29-30页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缺乏高层次的法律制度第30页
     ·中央和资源型地区各级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第30-31页
     ·缺少统一的协调机构第31页
     ·均衡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结构不尽合理第31页
     ·对财政转移支付运行缺乏有效监督第31-32页
     ·缺乏相应法律责任机制第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5章 国外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的启示第33-38页
   ·国外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第33-35页
     ·德国鲁尔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33页
     ·法国洛林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33-34页
     ·日本北九州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34-35页
   ·国外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5-37页
     ·要注重法律形式第35页
     ·要与其他财税制度相结合第35-36页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第36页
     ·逐步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6章 资源型地区转移支付法治化模式的构建第38-46页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法治化的考量因素第38-39页
     ·统筹中央政府与资源型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第38页
     ·权衡处理财政领域公平与效率的法律价值第38-39页
     ·制度设计科学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第39页
   ·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第39-42页
     ·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原则第39-40页
     ·产业引导原则第40-41页
     ·地方财政分权自治原则第41页
     ·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第41页
     ·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原则第41-42页
   ·完善资源型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第42-45页
     ·加快资源型地区转移支付的立法进程第42页
     ·科学划分中央与资源型地方的事权第42-43页
     ·建立对资源型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第43页
     ·加大中央对资源型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第43-44页
     ·规范资源型地区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第44页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第44-45页
     ·建立明确的法律责任机制第45页
   ·小结第45-46页
结论与展望第46-47页
 1 结论第46页
 2 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P网络贷款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P2P网贷平台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