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七里峪采伐迹地上白桦的数量生态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采伐迹地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白桦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 ·数量动态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5-17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7-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 ·调查方法 | 第17-18页 |
| ·样地设置 | 第17-18页 |
| ·群落调查 | 第18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8-25页 |
| ·群落的物种组成 | 第18页 |
| ·群落物种多样性 | 第18-20页 |
| ·优势种的种间关系 | 第20页 |
| ·种群数量动态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种群点格局分析 | 第22-25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53页 |
| ·白桦群落区系成分 | 第25-33页 |
| ·科、属统计分析 | 第25-29页 |
| ·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 第29-33页 |
|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第33-36页 |
| ·白桦种群优势种的种间关系 | 第36-40页 |
| ·关联性分析 | 第37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37-40页 |
| ·种群数量动态研究分析 | 第40-47页 |
| ·种群年龄结构 | 第40-41页 |
| ·树高与胸径的关系 | 第41-42页 |
| ·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 | 第42-43页 |
| ·种群的存活曲线分析 | 第43-45页 |
| ·生存函数分析 | 第45-46页 |
| ·种群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 第46-47页 |
|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47-53页 |
| ·种群各龄级分布格局分析 | 第47-50页 |
| ·种群各年龄段分布格局分析 | 第50-53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3-57页 |
| ·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分析 | 第53页 |
|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53页 |
| ·白桦种群优势种的种间关系 | 第53-54页 |
| ·种群数量动态研究分析 | 第54-55页 |
| ·群落点格局分析结果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附录 | 第6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