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3页 |
| ·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目的与实际意义 | 第13-14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3页 |
| ·课题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五轴数控加工简介 | 第14-19页 |
| ·数控技术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五轴数控加工技术 | 第15-19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 ·NURBS刀具路径生成技术 | 第19-20页 |
| ·NURBS 曲线的拟合算法 | 第20-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NURBS曲线基础及理论 | 第23-38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Bezier曲线 | 第24-25页 |
| ·B样条曲线 | 第25-27页 |
| ·NURBS曲线 | 第27-33页 |
| ·NURBS曲线的定义 | 第27-29页 |
| ·NURBS曲线的性质 | 第29-31页 |
| ·NURBS曲线的优缺点 | 第31页 |
| ·NURBS曲线的求值 | 第31-32页 |
| ·NURBS曲线导矢的计算 | 第32-33页 |
| ·NURBS曲线生成算法 | 第33-37页 |
| ·节点矢量的计算 | 第33-35页 |
| ·曲线前后端的边界条件 | 第35-36页 |
| ·计算型值点的控制顶点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基于对偶四元数的五轴等距双NURBS刀路规划 | 第38-46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等距双NURBS刀路的生成 | 第38-42页 |
| ·刚体运动位移的四元数表示 | 第38-39页 |
| ·五轴刀位的对偶四元数表达 | 第39-41页 |
| ·五轴联动刀具的B样条运动 | 第41-42页 |
| ·五轴等距双NURBS刀具路径 | 第42-43页 |
| ·五轴等距双NURBS刀路G代码生成 | 第43-44页 |
| ·算例与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基于高斯球面优化的等距双NURBS刀路生成与插补 | 第46-62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五轴加工双NURBS曲线格式 | 第47-48页 |
| ·基于高斯球面优化的五轴等距双NURBS刀具路径 | 第48-52页 |
| ·刀具中心点NURBS曲线 (uP) 的生成 | 第49-50页 |
| ·基于高斯球面优化的刀轴点NURBS曲线 (wQ) 的生成 | 第50-52页 |
| ·基于参数同步的五轴等距双NURBS刀具路径插补 | 第52-55页 |
| ·构建曲线参数关系模型 | 第52-53页 |
| ·等距双NURBS刀具路径的插补 | 第53-55页 |
| ·算例仿真 | 第55-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五轴加工等距双NURBS插补的速度规划 | 第62-75页 |
| ·刀具速度场分布和约束 | 第62-66页 |
| ·刀具速度场分布 | 第62-64页 |
| ·刀具速度场约束对进给速度的限制 | 第64-66页 |
| ·五轴加工等距双NURBS插补中的机床各轴速度、加速度及其约束 | 第66-70页 |
| ·五轴加工等距双NURBS插补中的机床各轴坐标 | 第66页 |
| ·五轴加工等距双NURBS插补中的机床各轴速度 | 第66-67页 |
| ·五轴机床各轴速度约束 | 第67页 |
| ·五轴加工等距双NURBS插补中的机床各轴加速度 | 第67-70页 |
| ·机床各轴最大加速度约束确定的最大进给速度、加速度 | 第70-72页 |
| ·机床各轴最大加速度约束确定的最大进给速度 | 第70页 |
| ·机床各轴最大加速度约束确定的可行进给加速度范围 | 第70-72页 |
| ·综合约束下的可行进给速度与加速度范围 | 第72页 |
| ·仿真实验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8页 |
| ·总结 | 第75-76页 |
| ·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附录 | 第83-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