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区分 | 第13-18页 |
·新闻摄影 | 第13-18页 |
·新闻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14页 |
·全民读图时代对新闻照片的渴求 | 第14-15页 |
·新闻摄影的社会学功能 | 第15-16页 |
·新闻摄影中的偷拍与抓拍 | 第16-17页 |
·数码时代后期技术与新闻摄影 | 第17-18页 |
·新闻职业伦理道德 | 第18页 |
第三章 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表现形式 | 第18-27页 |
·新闻摄影中职业伦理与生命伦理之间的冲突 | 第18-19页 |
·戴安娜王妃车祸案带给我们的反思 | 第19页 |
·《饥饿的苏丹》的启示 | 第19页 |
·灾难新闻摄影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 第19-21页 |
·新闻摄影中的真实性问题 | 第21-23页 |
·拍照时造假 | 第21-22页 |
·影像的后期修改 | 第22-23页 |
·图片编辑的过错与失误 | 第23页 |
·不当的新闻摄影困扰私人生活 | 第23-27页 |
·偷拍侵犯他人私密空间 | 第24页 |
·新闻摄影侵扰最低安宁 | 第24-25页 |
·因处理不当而丑化他人形象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导致新闻摄影与伦理道德问题冲突的原因 | 第27-30页 |
·媒介环境的影响 | 第27-28页 |
·根深蒂固的宣传观影响新闻摄影 | 第27页 |
·利益至上主义妨害新闻专业主义 | 第27页 |
·媒体内部缺乏规约导致职业道德偏低 | 第27-28页 |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8页 |
·新闻摄影主体自身原因 | 第28-30页 |
·摄影记者在媒介市场化下的压力 | 第28页 |
·新闻摄影主体不够专业,法律意识淡薄 | 第28-29页 |
·名利诱惑和完美倾向 | 第29页 |
·人文关怀的缺失 | 第29-30页 |
·图片编辑的失职 | 第30页 |
第五章 如何避免新闻摄影与诸多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问题 | 第30-39页 |
·加强新闻摄影法制机制建设 | 第30-32页 |
·加强新闻摄影法律法规建设 | 第31页 |
·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 | 第31-32页 |
·健全新闻摄影伦理道德规范 | 第32-34页 |
·强化图片编辑把关人作用 | 第34-36页 |
·谨慎处理公众人物隐私问题 | 第36-37页 |
·为公众限定拍摄距离 | 第36页 |
·注意公众人物在公共场所的隐私权 | 第36-37页 |
·对新闻摄影拍摄技巧的建议 | 第37-39页 |
·“决定性瞬间理论”新闻摄影过程中的选择与判断 | 第37-38页 |
·“我从不安排对象,我只安排我自己”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