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油菜的类型 | 第8-11页 |
·白菜型油菜 | 第11-12页 |
·、北方小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 第11页 |
·南方油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 | 第11-12页 |
·油菜的菌核病与病毒病 | 第12页 |
·油菜的种植制度 | 第12-13页 |
·冬油菜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特性 | 第13-20页 |
·不同播期、不同品种的全生育期和种子产量 | 第14-15页 |
·不同播期,不同品种的始花期 | 第15-16页 |
·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各生育阶段的天数 | 第16-17页 |
·不同播期与不同品种全生育期的活动积温 | 第17页 |
·不同生育期与成熟期的相关 | 第17-18页 |
·不同早熟品种对光温的反应特性 | 第18页 |
·南方冬油莱早熟品种的适宜播种期 | 第18-19页 |
·早熟品种各生育期长短与半冬性中熟品种的差异 | 第19页 |
·冬油菜早熟品种的早期选择 | 第19页 |
·我国青海春油菜作冬油菜早熟品种种植的可能性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供试油菜品种 | 第20页 |
·试验地点和试验设计 | 第20页 |
·观察记载项目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不同油菜品种产量分析 | 第22-23页 |
·不同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 | 第23-24页 |
·不同油菜品种的生育期 | 第24页 |
·不同油菜品种的种子品质 | 第24-25页 |
·不同油菜品种病毒病、菌核病发病情况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 第26-28页 |
·白菜型油菜在油稻稻三熟制中利用的可能性 | 第26页 |
·白菜型油菜在生产上利用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提高品种对病毒病和菌核病的抗性 | 第26页 |
·育成具有双低、高含油量、高抗病性状的白菜型油菜品种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作者简历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