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9页 |
| ·跨国风险投资行为的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跨国风险投资活动对东道国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研究综述评价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第2章 跨国风险投资在华发展的特征及其战略分析——以 IDG 资本为例 | 第20-28页 |
| ·跨国风险投资在我国的投资特征 | 第20-22页 |
| ·跨国风险投资在华发展战略 | 第22-28页 |
| ·区位集中战略 | 第23-24页 |
| ·行业分散战略 | 第24-26页 |
| ·联合投资战略 | 第26-28页 |
| 第3章 跨国风险投资在华发展战略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 | 第28-36页 |
| ·需求衍生机制 | 第28-29页 |
| ·竞争机制 | 第29-30页 |
| ·人才流动机制 | 第30-31页 |
| ·带动机制 | 第31-32页 |
| ·环境优化机制 | 第32-34页 |
| ·示范机制 | 第34-36页 |
| 第4章 构建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 | 第36-42页 |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6页 |
| ·跨国风险投资在华发展战略对我国风险投资影响的衡量 | 第36-38页 |
| ·需求衍生效应的衡量 | 第36-37页 |
| ·竞争效应的衡量 | 第37页 |
| ·人才流动效应的衡量 | 第37页 |
| ·带动效应的衡量 | 第37页 |
| ·环境优化效应的衡量 | 第37-38页 |
| ·示范效应的衡量 | 第38页 |
| ·构建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39-40页 |
| ·因子分析的模型 | 第40页 |
|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40-42页 |
| 第5章 跨国风险投资在华发展战略影响我国风险投资的实证分析 | 第42-51页 |
| ·因子分析法的适用性检验 | 第42-43页 |
| ·公共因子的提取和因子旋转 | 第43-45页 |
| ·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第45-47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 ·公因子 F1 的得分分析 | 第47-48页 |
| ·公因子 F2 的得分分析 | 第48-49页 |
| ·公因子 F3 的得分分析 | 第49-50页 |
| ·综合得分 ZF 分析 | 第50-51页 |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1-55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建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附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