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及其法律控制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7-18页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文章结构安排第18-19页
  一、 研究目标第18页
  二、 文章结构安排第18-19页
 第四节 名词定义第19-20页
  一、 以房养老第19页
  二、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第19-20页
第二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基本问题第20-28页
 第一节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介绍第20-23页
  一、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概念第20-21页
  二、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与其他概念的比较第21-23页
 第二节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性质定位第23-28页
  一、 社会保障属性第23-26页
  二、 金融商品属性第26-28页
第三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析第28-43页
 第一节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识别第28-35页
  一、 经济风险第28-30页
  二、 制度风险第30-32页
  三、 社会与自然风险第32-33页
  四、 其他风险第33-35页
 第二节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第35-39页
  一、 法律制度问题第35-37页
  二、 国家政策方面问题第37页
  三、 传统价值观念第37-38页
  四、 反向抵押贷款业务自身的金融属性第38页
  五、 信息不对称第38-39页
 第三节 法律控制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9-43页
  一、 法律控制风险的必要性分析第39-40页
  二、 法律控制风险的可行性分析第40-43页
第四章 域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的法律控制措施第43-61页
 第一节 完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法律规范第43-45页
  一、 专门立法的调整模式——以美国为例第43-44页
  二、 适用分散于其他法律之中的规范——以澳洲为例第44-45页
  三、 启示第45页
 第二节 加强反向抵押贷款的综合法律保障第45-48页
  一、 引入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制度第45-46页
  二、 申请前的强制咨询机制第46-47页
  三、 证券化分散风险第47-48页
  四、 启示第48页
 第三节 强化定型化契约的管理第48-53页
  一、 定型化契约的意义第48-50页
  二、 规范各方权利义务第50-51页
  三、 其他制度的特殊安排第51-53页
  四、 启示第53页
 第四节 明确政府在法律风险控制中的角色第53-56页
  一、 制度主导者第53-55页
  二、 风险管理者第55页
  三、 市场监督者第55页
  四、 启示第55-56页
 第五节 多元化住房养老运作模式第56-61页
  一、 美国的多元化反向抵押贷款第56-58页
  二、 日本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第58-59页
  三、 英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第59-60页
  四、 启示第60-61页
第五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法律控制的建议措施第61-89页
 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第61-65页
  一、 制定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法律法规第61-62页
  二、 确定住房反向抵押权的法律身份第62-63页
  三、 明确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客体范围第63-65页
 第二节 调适相关法律规范第65-69页
  一、 居住用地使用权 70 年期限问题的调和第65-66页
  二、 “流质条款”的解禁第66-68页
  三、 物权变动规则与反向抵押权的实现第68-69页
 第三节 加强机构联盟的共业合作第69-75页
  一、 建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法律制度第69-71页
  二、 建立诚信的中介服务机构第71-72页
  三、 探索不动产证券化道路第72-75页
 第四节 设计定型化契约条款第75-82页
  一、 申请条件条款第75-76页
  二、 合同期间与终止条件第76-77页
  三、 当事人权利义务之合同条款第77-80页
  四、 其他条款的特别设计第80-82页
 第五节 明确政府在法律控制风险中的责任第82-89页
  一、 发挥法律制度构建者的作用第82-83页
  二、 政府参与反向抵押贷款运作的体制模式第83-86页
  三、 监管反向抵押法律制度的具体运作第86-87页
  四、 为反向抵押贷款的施行提供支持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民法重构
下一篇:网络免费服务合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