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争中的小人物--新世纪抗战文学小人物形象论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新世纪抗战文学的新变化 | 第8-16页 |
| 一 小人物形象的出现及小人物形象概念的界定 | 第8-11页 |
| 二 新世纪抗战文学小人物形象的基本形态 | 第11-14页 |
| 三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抗战文学中小人物形象类型 | 第16-26页 |
| 第一节 来自民间的智慧者 | 第16-18页 |
| 第二节 走向国家的爱国者 | 第18-21页 |
| 第三节 处于战火中的觉醒者 | 第21-26页 |
| 第二章 抗战文学中小人物形象的叙事特征 | 第26-34页 |
| 第一节 情节结构的逼上梁山模式 | 第26-28页 |
| 第二节 主题意蕴的爱国复仇模式 | 第28-30页 |
| 第三节 人物形象蜕变的成长模式 | 第30-34页 |
| 第三章 抗战文学中小人物形象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 第34-44页 |
| 第一节 抗战文学中小人物出现的原因 | 第34-40页 |
| 一 作家的自觉选择 | 第34-36页 |
| 二 抗战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 第36-38页 |
| 三 读者期待视野的影响 | 第38-40页 |
| 第二节 抗战文学中小人物形象出现的意义 | 第40-44页 |
| 一 人性的张扬 | 第40-42页 |
| 二 人物形象的丰富 | 第42-44页 |
| 结语:对抗战文学中小人物形象创作的思考 | 第44-48页 |
| 一 乐观化倾向 | 第44-45页 |
| 二 娱乐化倾向 | 第45-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