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工艺双S技术生产高品质铸坯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4页 |
·连铸技术发展历史 | 第9-11页 |
·连铸过程钢液凝固分析 | 第11-12页 |
·铸坯内部缺陷分类形成机制及控制方法 | 第12-19页 |
·中心偏析的形成机理 | 第12-15页 |
·中心疏松的形成机理 | 第15页 |
·中心裂纹的形成机理 | 第15-16页 |
·连铸坯V型偏析的形成机理 | 第16-17页 |
·不同内部缺陷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控制铸坯内部缺陷的方法 | 第18-19页 |
·轻压下冶金工艺与装备 | 第19-26页 |
·轻压下工艺的作用 | 第19页 |
·轻压下的冶金原理 | 第19-21页 |
·轻压下的冶金效果 | 第21-22页 |
·轻压下类型及设备 | 第22-26页 |
·电磁搅拌冶金工艺与装备 | 第26-31页 |
·连铸电磁搅拌的实质和意义 | 第26-29页 |
·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的分类 | 第29-31页 |
·国内外双S技术研发及应用情况 | 第31-3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3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双S工艺主要参数的确定及研究方法 | 第34-43页 |
·Dynacs模型确定坯壳厚度及压下区间 | 第34-36页 |
·轻压下控制参数研究 | 第36-40页 |
·压下率研究 | 第36页 |
·压下速率研究 | 第36-38页 |
·总体压下量控制 | 第38-40页 |
·电磁搅拌参数控制研究 | 第40-43页 |
第三章 板坯连铸机双S工艺模型应用研究 | 第43-58页 |
·铸机参数及过程控制系统架构 | 第43-44页 |
·动态轻压下系统 | 第44-45页 |
·轻压下控制原理 | 第44-45页 |
·控制压下的SMART液压扇形段 | 第45页 |
·DYNACS动态二冷水模型 | 第45-53页 |
·DYNACS温度模型 | 第45-49页 |
·DYNASPEED模型 | 第49-50页 |
·DYNASHELL模型 | 第50页 |
·二冷配水仿真及质量保证系统 | 第50-53页 |
·轻压下软件系统 | 第53-56页 |
·电磁搅拌软件系统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现场试验研究 | 第58-70页 |
·试验设备及装置 | 第58页 |
·试验方案 | 第58-63页 |
·钢种高温力学性能与轻压下参数设置 | 第58-60页 |
·铸坯凝固末端的检测与修正 | 第60-61页 |
·电磁搅拌参数设定 | 第61-63页 |
·试验钢种成分及对应工艺参数 | 第63-65页 |
·铸坯内部质量检验结果 | 第65-70页 |
第五章 冶金效果分析 | 第70-82页 |
·轻压下参数及冶金效果分析 | 第70-76页 |
·轻压下技术对铸坯质量的影响 | 第76页 |
·电磁搅拌冶金效果分析 | 第76-78页 |
·双S技术对铸坯质量的改善 | 第78-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