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阳霞地区侏罗系阿合组沉积相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0页 |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8-13页 |
·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沉积相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物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8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0-26页 |
·构造特征 | 第20-24页 |
·地层发育情况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6-32页 |
·划分方案 | 第26-27页 |
·地层对比方法 | 第27-32页 |
第四章 物源分析 | 第32-41页 |
·野外剖面及单井地层岩性特征 | 第32-37页 |
·砂砾岩百分含量分析 | 第37-38页 |
·重矿物分析 | 第38-39页 |
·砂岩碎屑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物源综合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沉积相及展布特征 | 第41-72页 |
·沉积相类型及相标志 | 第41-50页 |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微相 | 第42-46页 |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微相 | 第46-48页 |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 第48页 |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 | 第48-49页 |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微相 | 第49-50页 |
·单井沉积相分析 | 第50-61页 |
·岩心相分析 | 第50-54页 |
·单井相综合分析 | 第54-61页 |
·连井沉积相分析 | 第61-64页 |
·地震相分析 | 第64-69页 |
·地震相类型与展布 | 第64-66页 |
·地震相转沉积相 | 第66-69页 |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69-71页 |
·沉积相模式及沉积相演化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