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目录 | 第12-15页 |
| 图目录 | 第15-18页 |
| 表目录 | 第18-20页 |
| 1 引言 | 第20-3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20-23页 |
| ·导航系统的发展简介 | 第20-21页 |
|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简介 | 第21-23页 |
| ·对探测器性能需求的分析 | 第23-25页 |
| ·X 射线探测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5-30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30-32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30页 |
| ·创新点 | 第30-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 2 X 射线源的标定 | 第36-54页 |
| ·X 射线源简介 | 第36-39页 |
| ·X 射线源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 第36-38页 |
| ·X 射线源系统的功能介绍 | 第38页 |
| ·X 射线源性能指标 | 第38-39页 |
| ·X 射线源性能指标测试标定 | 第39-51页 |
| ·测试系统简介 | 第39-40页 |
| ·X 射线源最佳预热时间的测试 | 第40页 |
| ·X 射线源光子流量稳定度的测试 | 第40-43页 |
| ·X 射线源能谱分布的测试 | 第43-47页 |
| ·X 射线源光子流量测试 | 第47-51页 |
| ·X 射线源轮廓还原的测试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 3 碘化铯光电阴极 | 第54-98页 |
| ·X 射线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55-59页 |
| ·光电效应及其应用 | 第56-58页 |
| ·光电阴极选用 | 第58-59页 |
| ·碘化铯阴极研究概述 | 第59-65页 |
| ·理论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 ·碘化铯光电阴极结构 | 第62-64页 |
| ·光子入射角度对量子效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 ·复合式碘化铯光电阴极 | 第65-79页 |
| ·复合式碘化铯光电阴极的结构 | 第66页 |
| ·电势差 U(U=V3-V2)对探测器量子效率的影响 | 第66-70页 |
| ·探测器收集阳极电压 V1的优化 | 第70-75页 |
| ·透射层碘化铯的最佳厚度理论计算 | 第75-79页 |
| ·复合式碘化铯阴极的实验研究 | 第79-93页 |
| ·碘化铯阴极薄膜的制备 | 第80-89页 |
| ·MCP 探测器的探测效率测试 | 第89-91页 |
| ·光电阴极的探测效率 | 第91-93页 |
| ·碘化铯对高能 X 射线的响应特性 | 第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4 2×2 阵列 MCP 探测器 | 第98-120页 |
| ·2×2 阵列 MCP 探测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98-99页 |
| ·2×2 阵列 MCP 探测器设计 | 第99-113页 |
| ·结构设计 | 第99-103页 |
| ·材料的选用 | 第103-113页 |
| ·2×2 阵列探测器的测试 | 第113-117页 |
| ·本底噪声的测试 | 第113-114页 |
| ·最小可探测功率的测试 | 第114页 |
| ·能谱响应范围测试 | 第114-115页 |
| ·时间分辨率测试方案 | 第115-116页 |
| ·光子到达时间精度的测量方案 | 第116-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0页 |
| 5 2×2 阵列 MCP 探测器的优化 | 第120-141页 |
| ·MCP 的甄选 | 第120-126页 |
| ·对 MCP 的性能要求 | 第120-123页 |
| ·甄选 MCP 的实验流程 | 第123-124页 |
| ·甄选 MCP 的实验测试及结果 | 第124-126页 |
| ·多通道共享阳极 | 第126-138页 |
| ·多通道共享阳极设计必要性和依据 | 第126页 |
| ·多通道阳极工作原理 | 第126-128页 |
| ·判定多通道共享阳极可用的基本标准 | 第128页 |
| ·共享阳极测试实验及结果 | 第128-135页 |
| ·共享阳极采集轮廓测试实验 | 第135-1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0-141页 |
| 6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41-145页 |
| ·全文总结 | 第141-143页 |
| ·工作展望 | 第143-145页 |
| 附录 缩略词 | 第145-147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