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瓦斯治理抽采研究历程 | 第11-13页 |
·煤层瓦斯涌出及运移规律的研究 | 第13-1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及涌出量预测 | 第16-24页 |
·矿井、工作面概括 | 第16-18页 |
·矿井概括 | 第16-17页 |
·工作面概括 | 第17-18页 |
·煤层瓦斯赋存规律 | 第18-20页 |
·4~#煤层瓦斯赋存规律 | 第18-19页 |
·矿井瓦斯储量 | 第19-20页 |
·煤层瓦斯来源分析及涌出量预测 | 第20-24页 |
·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涌出量预测 | 第20-22页 |
·矿井瓦斯来源及涌出量预测 | 第22-24页 |
3 采场瓦斯运移规律 | 第24-36页 |
·煤层中瓦斯运移模式 | 第24-26页 |
·采场瓦斯运移方程 | 第26-32页 |
·空度因子 | 第26-27页 |
·采场气体流动方程 | 第27-28页 |
·瓦斯在采场中的动力弥散方程 | 第28-30页 |
·采场瓦斯运移控制微分方程组 | 第30-31页 |
·煤层瓦斯运移渗流连续性原理基本方程 | 第31-32页 |
·瓦斯在采动裂隙带中的运移规律 | 第32-36页 |
·采动裂隙带内的瓦斯升浮特性 | 第32页 |
·采动裂隙带内的瓦斯扩散特性 | 第32-33页 |
·采动裂隙带内瓦斯的运移聚集特征 | 第33页 |
·采空区瓦斯运移形态 | 第33-36页 |
4 基于FLAC3D的204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 第36-44页 |
·FLAC~(3D)简介 | 第36-38页 |
·FLAC~(3D)的求解过程 | 第36-38页 |
·亭南204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8-4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 第42-44页 |
5 204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及效果评价 | 第44-55页 |
·204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 第44-50页 |
·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的制定原则 | 第44-45页 |
·瓦斯抽采的常用方案 | 第45页 |
·204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方案 | 第45-50页 |
·瓦斯抽采效果 | 第50-52页 |
·204工作面回风顺槽钻孔抽采量 | 第50-51页 |
·204工作面灌浆巷道钻孔抽采量 | 第51页 |
·204工作面上隅角抽采量 | 第51页 |
·204工作面高位巷道抽采量 | 第51页 |
·矿井瓦斯抽采量 | 第51-52页 |
·204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 第52-55页 |
·204工作面瓦斯实际抽采效果评价指标 | 第52-53页 |
·204工作面瓦斯综合抽采效果分析 | 第53页 |
·204工作面煤层钻孔预抽瓦斯效果分析 | 第53-54页 |
·矿井及工作面抽采率 | 第54-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