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森林群落论文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温性针叶林群落学特征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5页
   ·温性针叶林研究概述第10-11页
     ·相关概念第10页
     ·种群结构与动态第10页
     ·空间格局分析第10-11页
     ·种内种间关系研究第11页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第11-13页
     ·物种多样性的涵义第11-12页
     ·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现状第12-13页
   ·种间关系的研究第13-14页
     ·空间点格局研究第13-14页
     ·种间联结性研究第14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调查方法及内容第15-17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5页
   ·调查方法与内容第15-17页
第三章 温性针叶林植物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第17-26页
   ·温性针叶林植物的种类组成第17-20页
     ·科的组成分析第17-19页
     ·属的组成分析第19-20页
   ·群落组成的区系特征第20-24页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第20-22页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第22-24页
   ·小结第24-26页
第四章 温性针叶林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第26-45页
   ·研究方法第26页
     ·聚类分析方法第26页
     ·重要值的计算第26页
   ·温性针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第26-44页
     ·温性针叶林群落样地情况第26-27页
     ·温性针叶林群落样地聚类分析第27-29页
     ·温性针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第29-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温性针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第45-56页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方法第45-46页
   ·不同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分析第46-47页
   ·阿尔法多样性空间变化规律第47-53页
     ·海拔梯度格局第47-49页
     ·坡度梯度格局第49-51页
     ·坡向梯度格局第51-53页
   ·贝塔多样性指数的海拔梯度格局第53-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温性针叶群系乔木层种间相关性研究第56-60页
   ·种间相关性分析方法第56页
   ·温性针叶林乔木层植物种间相关性分析第56-58页
     ·南方铁杉群系乔木层种间相关性分析第56-57页
     ·黄山松群系乔木层种间相关性分析第57-58页
   ·小结第58-60页
第七章 南方铁杉林空间格局研究第60-71页
   ·点格局分析方法第60-61页
     ·单种、种群各龄级分布格局分析第60-61页
     ·龄级间、种间关系分析第61页
   ·南方铁杉群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第61-65页
     ·南方铁杉群系种群单种的分布格局第61-63页
     ·南方铁杉单种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分布格局第63-65页
   ·南方铁杉群系种群空间关联性第65-69页
     ·南方铁杉群系主要树种种间关联性第65-66页
     ·南方铁杉种群不同发育阶段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第66-68页
     ·南方铁杉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与枯立木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第68-69页
   ·小结第69-71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71-74页
   ·主要结论第71-72页
   ·问题与讨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附录 温性针叶林样地维管束植物名录第79-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抗702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作用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江西省HEV71的监测研究和女贞子抗丙肝病毒活性成分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