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9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17页 |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低碳经济概述 | 第19-20页 |
·低碳经济的概念 | 第19页 |
·低碳经济的内涵 | 第19-20页 |
·低碳经济的特征 | 第2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生态足迹理论 | 第22页 |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发展低碳经济的典型案例探究 | 第24-28页 |
·英国:倡导低碳发展 | 第24-25页 |
·日本:构建低碳社会 | 第25页 |
·美国:投资低碳革命 | 第25-26页 |
·台湾:追求永续发展 | 第26页 |
·借鉴和启示 | 第26-28页 |
·目标明确 | 第26-27页 |
·方式灵活 | 第27页 |
·倡导公众参与 | 第27页 |
·注重国际合作 | 第27页 |
·加大投资力度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分析 | 第28-42页 |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状况 | 第28-31页 |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28-30页 |
·资源环境状况 | 第30-31页 |
·能源生产和消费状况 | 第31-34页 |
·能源生产状况 | 第31-32页 |
·能源消费状况 | 第32-34页 |
·温室气体排放状况 | 第34-36页 |
·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 第36-37页 |
·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 第36页 |
·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 | 第36-37页 |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不竭动力 | 第37页 |
·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37页 |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 第37页 |
·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 第37-39页 |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 第37-38页 |
·低碳经济市场广阔 | 第38页 |
·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 第38-39页 |
·国家政策优势叠加 | 第39页 |
·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 第39-42页 |
·低碳理念尚待提高 | 第39页 |
·发展阶段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 第39-40页 |
·能源消费过多依赖煤炭资源 | 第40页 |
·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 | 第40页 |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 第40-41页 |
·政策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研究 | 第42-53页 |
·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 | 第42-44页 |
·指导思想 | 第42页 |
·发展原则 | 第42-43页 |
·发展目标 | 第43页 |
·发展布局 | 第43-44页 |
·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探究 | 第44-52页 |
·以低碳金融为保障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 第45-47页 |
·以低碳能源为基础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 第47-48页 |
·以低碳技术为支撑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 第48-49页 |
·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 第49-50页 |
·以低碳城市为载体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 第50-51页 |
·以低碳社会为目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研究 | 第53-61页 |
·政策体系构建的目标 | 第53页 |
·政策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53-54页 |
·市场性原则 | 第53-54页 |
·激励性原则 | 第54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54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54页 |
·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54-55页 |
·基础政策 | 第54页 |
·核心政策 | 第54-55页 |
·辅助政策 | 第55页 |
·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55-59页 |
·法律法规 | 第55页 |
·管理政策 | 第55-56页 |
·能源政策 | 第56页 |
·产业政策 | 第56页 |
·技术政策 | 第56-57页 |
·金融政策 | 第57页 |
·价格政策 | 第57-58页 |
·财税政策 | 第58页 |
·教育宣传政策 | 第58页 |
·人才引进政策 | 第58-59页 |
·公民参与政策 | 第59页 |
·低碳消费政策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