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高吸水树脂的概述 | 第9页 |
|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第9-11页 |
| ·丙烯酸系吸水树脂的合成方法 | 第11-13页 |
| ·丙烯酸类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 第13-14页 |
| ·丙烯酸类吸水树脂的改性 | 第14-16页 |
| ·提高树脂的吸水速率 | 第14-15页 |
| ·改善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 | 第15-16页 |
| ·高吸水树脂的发展 | 第16-17页 |
| ·高吸水树脂的应用 | 第17-18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6页 |
| ·试验药品及仪器 | 第20-21页 |
| ·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 | 第21-22页 |
| ·丙烯酸的精制 | 第21页 |
| ·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合成 | 第21-22页 |
| ·树脂干燥后处理 | 第22页 |
|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合成 | 第22-23页 |
| ·玉米淀粉糊化 | 第22页 |
| ·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合成 | 第22-23页 |
| ·淀粉吸水树脂干燥后处理 | 第23页 |
| ·丙烯酸系吸水树脂的性能研究 | 第23-26页 |
| ·吸水性能 | 第23-24页 |
| ·耐盐性 | 第24页 |
| ·保水性 | 第24-25页 |
| ·热重分析 | 第25页 |
| ·红外光谱图分析 | 第25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第25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合成 | 第26-50页 |
| ·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 ·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的工艺条件 | 第27-43页 |
| ·丙烯酸浓度 | 第27-30页 |
| ·丙烯酸的中和度 | 第30-33页 |
| ·交联剂的浓度 | 第33-35页 |
| ·引发剂用量 | 第35-38页 |
| ·聚合温度 | 第38-41页 |
| ·丙烯酰胺的含量 | 第41-43页 |
| ·市售和实验聚合的吸水树脂吸水性能以及保水性能的比较 | 第43-45页 |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45-49页 |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45-46页 |
| ·树脂热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 ·树脂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 | 第50-77页 |
|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的理论基础 | 第50-53页 |
| ·接枝聚合理论 | 第50页 |
| ·接枝率 | 第50-51页 |
| ·引发剂的选择 | 第51页 |
| ·交联剂的选择 | 第51-53页 |
| ·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的工艺条件 | 第53-70页 |
| ·淀粉浓度 | 第53-56页 |
| ·丙烯酸的中和度 | 第56-58页 |
| ·引发剂的浓度 | 第58-61页 |
| ·交联剂的浓度 | 第61-64页 |
| ·聚合温度 | 第64-66页 |
| ·丙烯酰胺含量 | 第66-68页 |
| ·硝酸铈铵含量 | 第68-70页 |
| ·市售和自合成的吸水树脂比较 | 第70-72页 |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72-75页 |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72-73页 |
| ·树脂热性能分析 | 第73-75页 |
| ·树脂形貌分析 | 第75页 |
| ·小结 | 第75-7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