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7页 |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7-22页 |
| 第1章 评价 RAGE-/-小鼠中脑和肺组织中 RAGE 的含量 | 第22-36页 |
| ·前言 | 第22-23页 |
| ·目的 | 第23-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 ·细胞培养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动物的处理 | 第25页 |
| ·PCR 检测简要实验步骤 | 第25-27页 |
| ·Western blotting 检测简要实验步骤 | 第27-29页 |
| ·实时定量 PCR | 第29-31页 |
| ·免疫荧光染色 | 第31-32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32-33页 |
| ·结果 | 第33-34页 |
| ·PCR 法测定 RAGE~(-/-)小鼠和正常对照组 C57BL/6 小鼠脑和肺中RAGE 的含量 | 第33页 |
| ·实时定量 PCR 法测定 RAGE~(-/-)小鼠和正常对照组 C57BL/6 小鼠脑和肺中 RAGE 的含量 | 第33页 |
| ·免疫荧光法测定 RAGE~(-/-)小鼠和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脑和肺中 RAGE 的含量 | 第33页 |
| ·Western boltting 法测定 GL261 和 K-Luc 两种神经胶质瘤细胞株中 RAGE 的含量 | 第33-34页 |
| ·讨论 | 第34-36页 |
| 第2章 原位神经胶质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生存期比较 | 第36-42页 |
| ·前言 | 第36页 |
| ·目的 | 第3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9页 |
| ·小鼠颅内原位神经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 ·神经胶质瘤成瘤情况观察 | 第38页 |
| ·HE 染色方法 | 第38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38-39页 |
| ·结果 | 第39页 |
| ·观察 GL261 和 K-Luc 两种神经胶质瘤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 第39页 |
| ·观察 GL261 和 K-Luc 两种神经胶质瘤荷瘤小鼠的成瘤情况 | 第39页 |
| ·HE 染色观察两种神经胶质瘤在 RAGE~(-/-)小鼠中的成瘤情况 | 第39页 |
| ·讨论 | 第39-42页 |
| 第3章 RAGE 敲除对神经胶质瘤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42-44页 |
| ·前言 | 第42页 |
| ·目的 | 第4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 ·实验动物的准备 | 第42-43页 |
| ·实时定量 PCR 法测定 | 第43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43页 |
| ·结果 | 第43页 |
| ·讨论 | 第43-44页 |
| 第4章 RAGE 与其多个配体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 第44-48页 |
| ·前言 | 第44页 |
| ·目的 | 第4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5页 |
| ·实验动物的准备 | 第44-45页 |
| ·Western blotting 法 | 第45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45页 |
| ·结果 | 第45-46页 |
| ·Western blotting 法体内实验测定正常脑组织、GL261 和 K-Luc脑肿瘤组织在 RAGE~(-/-)小鼠和正常对照 C57BL/6 小鼠的 RAGE 的表达 | 第45页 |
| ·Western blotting 法体内实验测定正常脑组织、GL261 和 K-Luc脑肿瘤微环境中 RAGE~(-/-)小鼠和正常对照 C57BL/6 小鼠的 S100B 、HMGB1 和 S100A9 的表达 | 第45-46页 |
| ·讨论 | 第46-48页 |
| 第5章 RAGE 敲除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 第48-52页 |
| ·前言 | 第48页 |
| ·目的 | 第4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8-49页 |
| ·实验动物的准备 | 第48页 |
| ·CD 31 免疫荧光法 | 第48-49页 |
| ·实时定量 PCR 法 | 第49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49页 |
| ·结果 | 第49-50页 |
| ·CD31 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两种载瘤 RAGE~(-/-)小鼠血管生成形态学的改变 | 第49页 |
| ·RAGE~(-/-)小鼠总的 CD31 面积的统计分析 | 第49页 |
| ·RAGE~(-/-)小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载瘤情况下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 | 第49-50页 |
| ·讨论 | 第50-52页 |
| 第6章 RAGE 敲除对 TAMS 在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 第52-60页 |
| ·前言 | 第52页 |
| ·目的 | 第52-5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3-56页 |
| ·交叉骨髓移植建立嵌合体小鼠 | 第53页 |
| ·嵌合体小鼠建立神经胶质瘤模型方法 | 第53-54页 |
| ·小鼠原代的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 TAMs 的分离 | 第54页 |
| ·CD31 免疫荧光染色法 | 第54页 |
| ·流式细胞仪分析 | 第54-56页 |
| ·实时定量 PCR 法 | 第56页 |
| ·血管密度的测量 | 第56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56页 |
| ·结果 | 第56-58页 |
| ·评价交叉骨髓移植实验嵌合体小鼠的可行性 | 第56-57页 |
| ·TAMs 在 GL261 和 K-Luc 载瘤 RAGE~(-/-)小鼠中肿瘤相关炎症及血管因子表达 | 第57页 |
| ·TAMs 的 RAGE 表达在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第57-58页 |
| ·讨论 | 第58-60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60-62页 |
| 附图 | 第62-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