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现有研究回顾 | 第9-10页 |
·国内现有研究回顾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2、影响隐性知识外化与共享的因素及转化模式分析 | 第14-17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15页 |
·主观因素分析 | 第14页 |
·客观因素分析 | 第14-15页 |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转化模式 | 第15-17页 |
·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 | 第15页 |
·个人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 | 第15页 |
·馆员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转化 | 第15-16页 |
·馆员个体与图书馆之间的转化 | 第16页 |
·群体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 | 第16-17页 |
3、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 第17-23页 |
·案例介绍 | 第17-21页 |
·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 | 第17-18页 |
·路易格斯大学新布伦斯维克校区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实践 | 第18页 |
·英国电视大学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实践 | 第18-19页 |
·促进隐性知识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图书馆联盟 | 第19-20页 |
·上海图书馆的实践 | 第20页 |
·深圳南山区图书馆的实践 | 第20-21页 |
·分析研究 | 第21-23页 |
4、图书馆隐性知识外化与共享策略 | 第23-28页 |
·信息技术(客观因素)在图书馆隐性知识应用中的策略 | 第23-25页 |
·web2.0 应用工具促进了隐性知识的转化(Blog,RSS,Wiki,IM) | 第23-24页 |
·建立隐性知识库 | 第24-25页 |
·主观因素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第25-28页 |
·建立激励机制 | 第25-26页 |
·岗位轮换制 | 第26页 |
·开设交流渠道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后记 | 第31-3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