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电能质量相关问题 | 第9-12页 |
·电能质量定义 | 第9-11页 |
·电能质量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电力系统的谐波问题 | 第12-18页 |
·谐波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谐波的基本原理 | 第12-14页 |
·电力系统中谐波产生的原因 | 第14-15页 |
·电力系统谐波危害 | 第15-17页 |
·谐波的标准 | 第17-18页 |
·谐波抑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8-22页 |
·谐波的抑制方法 | 第19-21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趋势 | 第22页 |
·本文课题来源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第2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和无源电力滤波器概述 | 第24-34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 | 第24-30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 第25-29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优缺点 | 第29-30页 |
·无源电力滤波器 | 第30-33页 |
·无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历程 | 第30页 |
·无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 第30-32页 |
·无源电力滤波器的优缺点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相关技术研究 | 第34-51页 |
·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35-42页 |
·基于 FFT 的快速检测方法 | 第35-37页 |
·基于鉴相原理的瞬时检测方法 | 第37-38页 |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 ip-iq检测方法 | 第38-39页 |
·基于 d-q 理论的谐波检测法 | 第39-42页 |
·补偿电流的控制方法 | 第42-45页 |
·电流跟踪控制方法 | 第42-44页 |
·电压跟踪控制方法 | 第44-45页 |
·电压型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 | 第45-50页 |
·传统 PI 调节方法 | 第46页 |
·粒子群 PI 调节方法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20kVA 三相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 第51-71页 |
·主电路的设计 | 第51-64页 |
·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确定 | 第56-57页 |
·直流侧电容电压的控制 | 第57-59页 |
·直流侧电容的选择 | 第59-60页 |
·交流侧电感的选择 | 第60-62页 |
·主电路功率器件选择 | 第62-63页 |
·主电路部分实物图分析 | 第63-64页 |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64-70页 |
·控制芯片的选择 | 第64-65页 |
·模数转换器的选择 | 第65-66页 |
·显示部分的设计 | 第66-67页 |
·电压电流检测部分的设计 | 第67-69页 |
·锁相环倍频信号的设计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20kVA 三相并联型 APF 的仿真研究与分析 | 第71-80页 |
·20KVA 三相并联型 APF 的仿真建模 | 第71-74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4-79页 |
·对补偿电流控制方法的仿真 | 第74-75页 |
·对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的仿真 | 第75-77页 |
·对粒子群 PI 控制的仿真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总结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
附录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