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骨伤科论文--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论文

复方杜仲片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研究资料第13-17页
 1. 病例来源第13页
 2. 采集时间第13页
 3. 病例选择第13-14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13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13页
   ·纳入标准第13页
   ·排除标准第13-14页
   ·剔除标准第14页
   ·脱落病例处理第14页
 4. 研究对象第14-15页
 5. 治疗方法第15页
 6. 随访及疗效评价第15-16页
   ·随访时间及方法第15页
   ·评价标准第15-16页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第16页
 7. 统计学分析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7-20页
 1. 治疗前、后腰椎(L2-4)骨密度值(BMD)的比较第17页
 2. 治疗前、后雌二醇(E2)的比较第17-18页
 3. 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值的比较第18页
 4. 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第18-19页
 5. 总体疗效的比较第19页
 6. 不良反应情况第19-20页
第三章 讨论第20-27页
 1. 祖国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传统认识第20页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之肾虚血瘀证的现代认识第20-21页
   ·肾虚证的现代认识第20页
   ·血瘀证的现代认识第20-21页
 3. 对照组的设立依据第21页
 4. 复方杜仲片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和疗效探讨第21-24页
   ·复方杜仲片对骨密度(BMD)的影响第21-23页
   ·复方杜仲片对雌二醇(E2)的影响第23页
   ·复方杜仲片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第23-24页
   ·复方杜仲片对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疼痛症状的影响第24页
 5. 总体疗效讨论第24-25页
 6. 安全性分析第25页
 7. 问题与展望第25页
 8. 课题意义第25-27页
结论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附录第30-34页
致谢第34-35页
文献综述第35-39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作者简历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健心颗粒对心阳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CⅢ和HA的影响
下一篇:保肾口服液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及舌象改变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