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 ·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性质 | 第12-16页 |
| ·几种常用的贵金属纳米粒子 | 第12-13页 |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 第13-15页 |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 | 第15页 |
| ·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5-16页 |
| ·贵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 第16页 |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 第18页 |
| ·表面等离子体拉曼散射增强 | 第18-19页 |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荧光增强 | 第19-26页 |
|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 | 第26-27页 |
| ·蛋白质与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 | 第27-30页 |
| ·蛋白质与纳米粒子的结合方式 | 第27-28页 |
| ·结合前后对体系各组分的影响 | 第28-3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纳米银粒子的制备及纳米银/BMP-2混合体系基本性能检测 | 第32-36页 |
| ·引言 | 第32-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 第三章 BMP-2与纳米银的相互作用 | 第36-49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银纳米粒子的形貌表征及纳米银的紫外光谱性质 | 第36-38页 |
| ·纳米银/BMP-2混合体系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 | 第38-39页 |
| ·纳米银/BMP-2混合体系的紫外吸收性质 | 第39-41页 |
| ·纳米银/BMP-2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 | 第41-46页 |
| ·纳米银/BMP-2混合体系的圆二色光谱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和等离子体荧光增强的应用 | 第49-57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水相中的等离子体共振传感 | 第51-54页 |
| ·固相中的等离子体荧光增强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