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余额宝发展现状及风险控制措施 | 第20-30页 |
| ·余额宝的产生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0-24页 |
| ·余额宝的产生 | 第20-22页 |
| ·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2-24页 |
| ·余额宝的业务流程及特点 | 第24-28页 |
| ·余额宝的业务流程 | 第24-25页 |
| ·余额宝的特点 | 第25-28页 |
| ·余额宝的风险控制措施 | 第28-30页 |
| ·有效规避监管风险 | 第28页 |
| ·降低市场风险 | 第28-29页 |
| ·控制流动性风险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余额宝发展存在的风险 | 第30-38页 |
| ·支付风险 | 第30-32页 |
| ·进场支付风险 | 第31页 |
| ·远程支付风险 | 第31-32页 |
| ·流动性风险及安全性风险 | 第32-33页 |
| ·流动性风险 | 第32页 |
| ·安全性风险 | 第32-33页 |
| ·政策风险及监管风险 | 第33-35页 |
| ·政策风险 | 第33-34页 |
| ·监管风险 | 第34-35页 |
| ·市场风险及行业风险 | 第35-37页 |
| ·市场风险 | 第35-36页 |
| ·行业风险 | 第36-37页 |
| ·消费者风险 | 第37-38页 |
| ·消费者风险类型 | 第37页 |
| ·消费者操作风险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余额宝进一步防范风险的对策 | 第38-46页 |
|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 第38-39页 |
| ·差异化服务 | 第38页 |
| ·细分客户群体 | 第38页 |
| ·快速归集信息 | 第38-39页 |
| ·促进余额宝与传统金融的优势互补 | 第39-40页 |
| ·优势互补 | 第39页 |
| ·拓展新领域 | 第39页 |
| ·加强合作 | 第39-40页 |
| ·建立和完善经营安全运行机制 | 第40-41页 |
| ·建立互联网金融数据库 | 第40页 |
| ·分散风险 | 第40页 |
| ·及时更新软件系统 | 第40页 |
| ·建立灾难备份 | 第40-41页 |
| ·健全法律法规 | 第41页 |
| ·加快立法进程 | 第41页 |
| ·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 | 第41页 |
| ·成立专业监管机构 | 第41页 |
| ·加强人才培训 | 第41-42页 |
| ·提高员工素质 | 第41-42页 |
| ·加强外界沟通 | 第42页 |
| ·发展个性化服务 | 第42-44页 |
| ·客户关系管理 | 第42-43页 |
| ·注重客户关系维护 | 第43-44页 |
| ·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 | 第44-46页 |
| ·消费者风险意识薄弱 | 第44页 |
| ·加强消费者风险意识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