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及理论基础 | 第9-18页 |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第15-16页 |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6页 |
·公共物品受益论 | 第16-17页 |
·政府职能分工论 | 第17-18页 |
第2章 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程序的内涵 | 第18-23页 |
·建设工程项目的界定 | 第18-19页 |
·建设工程项目的含义 | 第18页 |
·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 | 第18-19页 |
·建设工程项目的功能 | 第19页 |
·行政审批的含义 | 第19-23页 |
·行政审批的涵义 | 第19-21页 |
·行政审批的功能 | 第21-23页 |
第3章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的合理性分析 | 第23-25页 |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 第23页 |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是限定政府权限和保证社会秩序相协调 | 第23-24页 |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是政府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 | 第24-25页 |
第4章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行政审批流程不规范 | 第25页 |
·行政审批标准不明确 | 第25-26页 |
·行政审批环节不协调 | 第26页 |
·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政府行政审批的意识理念落后 | 第26-27页 |
·行政审批的权责体系不健全 | 第27页 |
·行政审批的档案归集和整理科学性不足 | 第27-28页 |
·行政审批利益相关者参与不充分 | 第28-29页 |
第5章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的流程再造和运行机制的优化 | 第29-34页 |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的再造 | 第29-31页 |
·保留的审批流程和持续完善 | 第29-31页 |
·交还市场的技术性审批事项分析 | 第31页 |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运行机制的优化 | 第31-34页 |
·整合分散审批职能到行政服务中心 | 第32页 |
·利用电子政务实时监控 | 第32页 |
·健全行政审批告知制度 | 第32-34页 |
第6章 国外政府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程序改革经验启示 | 第34-42页 |
·国外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改革研究现状 | 第34-39页 |
·美国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改革的特点介绍 | 第34-37页 |
·日本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改革的特点介绍 | 第37-39页 |
·国外行政审批改革的经验启示 | 第39-42页 |
·严格执行政府审批的成本--收益评估 | 第39-40页 |
·行政审批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第40页 |
·完善行政审批的法律制度 | 第40页 |
·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第40-42页 |
第7章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程序的改革路径选择 | 第42-53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制机制 | 第42-45页 |
·行政审批的范围 | 第42-43页 |
·行政审批权的设定 | 第43-44页 |
·行政审批权限的执行 | 第44-45页 |
·建立规范高效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 第45-46页 |
·合法的行政审批程序机制 | 第45页 |
·完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 第45-46页 |
·构建严密完整的行政审批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46-48页 |
·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46-47页 |
·继续完善和落实行政审批制度的外部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加强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 | 第48-49页 |
·行政审批手段的电子化 | 第48-49页 |
·行政审批手段的网络化 | 第49页 |
·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 第49-53页 |
·强化公务员群体的服务理念 | 第50页 |
·完善公务员的各项制度 | 第50-53页 |
第8章 结论及余论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