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语录体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二 学术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体形式研究的意义 | 第11-17页 |
| 第一节 被忽视的文体形式问题 | 第11-13页 |
| 第二节 《论语》中孔子对于文体形式的重视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礼就是周详的形式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论语》的基本形制 | 第17-33页 |
| 第一节 《论语》的三种分类 | 第17-26页 |
| 一、独白、对话、叙述 | 第17-18页 |
| 二、冲突式、独白式、互补式 | 第18-20页 |
| 三、叙述体、对话体、自由体 | 第20-26页 |
| 第二节 《论语》语录体的原则 | 第26-33页 |
| 一、探寻新的秩序、意义以及经验 | 第27-28页 |
| 二、重复、类似与差异 | 第28-30页 |
| 三、简洁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论语》语录体的语言与修辞 | 第33-43页 |
| 第一节 孔子对语言的重视 | 第33-34页 |
| 第二节 语言使用与文学性结合 | 第34-36页 |
| 一、描述生活 | 第34-35页 |
| 二、点评学生 | 第35-36页 |
| 三、表达情感 | 第36页 |
| 第三节 突显了语言的深层义 | 第36-39页 |
| 一、谈及处世 | 第37-38页 |
| 二、谈及为政 | 第38-39页 |
| 三、谈及修身 | 第39页 |
| 第四节 《论语》引譬连类的修辞手法 | 第39-41页 |
| 第五节 《论语》中修辞的使用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论语》语录体的风格 | 第43-53页 |
| 第一节 统一性的风格 | 第44-50页 |
| 一、统一的写作习惯 | 第45-46页 |
| 二、统一的话语结构 | 第46-47页 |
| 三、统一的言语策略 | 第47-48页 |
| 四、局部统一与整体统一 | 第48-50页 |
| 第二节 富有生命力 | 第50-53页 |
| 结语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