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大型轻柔系统结构热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空间可展开结构发展现状 | 第7-12页 |
| ·国内外可展开结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固定桁架可展开天线简介 | 第9页 |
| ·绳系卫星简介 | 第9-12页 |
| ·空间可展开结构热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可展开结构热分析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 ·航天器空间环境 | 第15-17页 |
| ·热分析理论 | 第17-18页 |
| ·航天器传热方式 | 第17页 |
| ·热平衡计算 | 第17-18页 |
| ·热分析方法步骤 | 第18-22页 |
| ·可展开结构热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可展开结构表面温度场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 ·可展开结构变形场计算 | 第21-22页 |
| ·热控系统的任务和要求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轻柔系统结构温度场分析 | 第23-37页 |
| ·固定桁架可展开天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 ·可展开结构温度场分析 | 第24-30页 |
| ·两种模型方案的比较 | 第24-27页 |
| ·反射器材料的选用 | 第27-28页 |
| ·反射器热控涂层的合理选用 | 第28-30页 |
| ·可展开结构温度场求解 | 第30-36页 |
| ·可展开结构温度场求解及结果整理 | 第30-31页 |
| ·温度场分析结论 | 第31-32页 |
| ·典型工况下可展开结构温度场分析 | 第32-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轻柔系统结构变形场分析 | 第37-47页 |
| ·热-结构分析的理论依据 | 第37-38页 |
| ·热弹性理论基本假设 | 第37-38页 |
| ·热弹性基本方程 | 第38页 |
| ·可展开天线结构变形场求解法 | 第38-43页 |
| ·非线性有限元求解法 | 第38-39页 |
| ·轻柔系统结构受力分析 | 第39-41页 |
| ·轻柔系统结构型面精度求解方法 | 第41-43页 |
| ·轻柔系统结构变形场的分析 | 第43-46页 |
| ·影响变形场的因素 | 第43-44页 |
| ·热变形计算结果 | 第44-45页 |
| ·变形场结果分析结论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轻柔系统结构的热振动分析 | 第47-53页 |
| ·动力学响应理论知识 | 第47-48页 |
| ·热致振动分析 | 第48-51页 |
| ·工况设置 | 第48页 |
| ·天线热-结构动力学响应的求解 | 第48-51页 |
| ·热振动的抑制措施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本文总结 | 第53-54页 |
| ·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