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文章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6页 |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制造业 | 第17-18页 |
·制造业附加值 | 第18页 |
·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18页 |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19-21页 |
3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第21-34页 |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贸易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附加值构成 | 第22-25页 |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不利因素新变化 | 第25-29页 |
·国内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国际环境分析 | 第27-29页 |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 第29-33页 |
·国际市场占有率 | 第29-31页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国际比较 | 第34-44页 |
·科研能力 | 第34-35页 |
·劳动力成本 | 第35-38页 |
·劳动报酬 | 第36页 |
·劳动生产率 | 第36-37页 |
·单位劳动力成本 | 第37-38页 |
·基础设施和物流能力 | 第38-41页 |
·基础设施 | 第38-40页 |
·物流能力 | 第40-41页 |
·国内市场规模 | 第41-42页 |
·税收政策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 第44-52页 |
·将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 第44-45页 |
·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人才结构 | 第44-45页 |
·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 第45页 |
·培育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制造业企业 | 第45页 |
·加强制造业国际合作,优化产业结构 | 第45-48页 |
·加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 第45-47页 |
·加强与发达经济体合作 | 第47-48页 |
·加快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 第48-49页 |
·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力驱动的创新 | 第48页 |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48-49页 |
·加快品牌建设,营造企业创新环境和文化理念 | 第49页 |
·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 第49-50页 |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与制造业的融合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