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3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2-21页 |
(一)、意见领袖的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二)、对公共领域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20-2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文献研究 | 第21页 |
(二)、案例研究 | 第21页 |
(三)、内容分析 | 第21页 |
(四)、比较研究 | 第21-22页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一章 、自媒体暨微博和公共领域 | 第23-30页 |
一、自媒体概说 | 第23-24页 |
二、公共领域概说 | 第24-25页 |
三、微博与公共领域 | 第25-30页 |
(一)、从公共领域角度看微博的开放性 | 第26-28页 |
(二)、从公共领域角度看微博的“独立”性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关注——被关注”模式下意见领袖的概念变迁 | 第30-44页 |
一、意见领袖在微博平台上的“群体概貌” | 第31-36页 |
(一)、意见领袖是怎样“炼”成的 | 第31-36页 |
二、意见领袖的概念变迁 | 第36-44页 |
(一)、空间变迁 | 第36-37页 |
(二)、人际交往的变迁 | 第37-39页 |
(三)、与媒介的距离把控不一 | 第39-41页 |
(四)、影响力的变迁 | 第41-42页 |
(五)、受众忠诚度的改变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意见领袖的角色分析 | 第44-62页 |
一、意见领袖的新型变体 | 第44-46页 |
(一)、媒体微博跻身“意见领袖” | 第44-46页 |
二、意见领袖的构成不稳定 | 第46-48页 |
三、大V如何影响舆论 | 第48-52页 |
(一)、大V革新“议程设置” | 第49-51页 |
(二)、大V打破“沉默的螺旋” | 第51-52页 |
四、大V共同体的公共交往 | 第52-62页 |
(一)、大V在微博上与他人互动的形式 | 第52-54页 |
(二)、大V的公共交往 | 第54-62页 |
第四章 从“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看微博大V | 第62-73页 |
一、质疑与反思——资本裹挟下的公共领域 | 第62-69页 |
(一)、名人加V认证——精英的舞台 | 第63-66页 |
(二)、大V与草根的巨大鸿沟 | 第66-67页 |
(三)、大V对话语权的垄断 | 第67-69页 |
二、警惕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 | 第69-71页 |
(一)、多重利益的勾兑 | 第69-70页 |
(二)、个人虚荣主义的膨胀 | 第70-71页 |
三、大V的生存之道 | 第71-73页 |
结语大V的江湖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