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水源区土壤包气带—人工湿地入河污染削减技术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1 绪论第17-29页
   ·研究背景第17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研究现状第18-28页
     ·土壤-包气带-填料型缓冲屏障系统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4页
     ·表面流人工湿地技术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26页
     ·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的研究现状第26-28页
   ·课题来源第28页
   ·研究内容第28-29页
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第29-32页
   ·实验材料第29页
     ·实验用水第29页
     ·其他实验材料第29页
   ·分析方法及实验仪器第29-30页
     ·分析方法第29-30页
     ·实验仪器第30页
   ·实验装置第30-32页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第30-31页
     ·植物筛选实验装置第31-32页
3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厂尾水小试及植物筛选研究第32-45页
   ·实验装置与试验方法第32-34页
     ·实验装置第32-33页
     ·运行条件第33-34页
   ·潜流人工湿地出水结果与分析第34-41页
     ·COD的去除第34-35页
     ·NH_3-N的去除第35-37页
     ·TN的去除第37-39页
     ·TP的去除第39-41页
   ·人工湿地植物筛选实验第41-44页
     ·实验方法第41-4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入河生态缓冲屏障处理农家乐生活污水中试研究第45-67页
   ·中试工程概况第45-50页
     ·中试工程研究区域背景第45页
     ·中试工程工艺参数第45-47页
     ·中试工程实验运行条件第47-49页
     ·中试工程实景图第49-50页
   ·中试工程单元对农家乐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第50-66页
     ·土壤-包气带-填料型缓冲屏障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50-53页
     ·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分析第53-59页
     ·表面流人工湿地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分析第59-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结论与建议第67-69页
   ·结论第67-68页
   ·建议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藜芦醇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下一篇:淮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与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