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第11页 |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货币政策的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理论 | 第14-15页 |
·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性理论 | 第15-16页 |
·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理论 | 第16-17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国外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 | 第17-20页 |
·国内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简述 | 第22-28页 |
·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 | 第22页 |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 第22-25页 |
·各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特征描述 | 第25-28页 |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分析 | 第28-56页 |
·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选择 | 第28-29页 |
·货币政策的经济周期非对称性 | 第29-36页 |
·经济波动指标的确定 | 第30-33页 |
·模型设定 | 第33-34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34-35页 |
·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性 | 第36-43页 |
·理论框架 | 第36-37页 |
·产业分类 | 第37页 |
·变量选取 | 第37-39页 |
·数据检验 | 第39-41页 |
·模型分析 | 第41-43页 |
·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 | 第43-49页 |
·模型选择 | 第44页 |
·数据选取和检验 | 第44-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货币政策产业与区域非对称性的综合分析 | 第49-56页 |
第五章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分析 | 第56-61页 |
·货币政策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原因 | 第56-58页 |
·预期效应 | 第56-57页 |
·价格刚性 | 第57-58页 |
·信贷约束效应 | 第58页 |
·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性的原因 | 第58-60页 |
·资金约束差异 | 第59页 |
·产业特性差异 | 第59-60页 |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的原因 | 第60-61页 |
·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60页 |
·货币政策传导能力的差异 | 第60-61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1-65页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本文局限 | 第61-62页 |
·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语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