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 第10-12页 |
| ·关于空间维数的分析和 3D GIS 与 3D GMS 的比较 | 第12-14页 |
| ·地质体三维建模技术的现状分析 | 第14-18页 |
| ·地质体三维建模软件的现状分析 | 第18-2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1-24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对城市地质三维建模体系的研究 | 第24-36页 |
| ·三维地质信息的获取与数据处理 | 第24-26页 |
| ·地质信息的基本概念及表达形式 | 第24-25页 |
| ·三维地质信息的获取方法 | 第25-26页 |
| ·三维地质信息的数据处理 | 第26页 |
| ·城市地质三维建模的数据需求与组织 | 第26-29页 |
|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 第27页 |
| ·钻孔类数据 | 第27页 |
| ·地质平面类数据和地质剖面类数据 | 第27-28页 |
| ·数据的规范化与归一化 | 第28-29页 |
| ·城市地质三维模型的构模方法 | 第29-34页 |
| ·城市地质三维建模方法体系 | 第29-30页 |
| ·基于钻孔数据的城市地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 第30-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基于多层 DEM 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实现 | 第36-52页 |
| ·关于多层 DEM 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36-37页 |
| ·地层层面的构建方法 | 第37-47页 |
| ·TIN 的概述 | 第37-38页 |
| ·主要的 Delaunay 三角剖分算法 | 第38-39页 |
| ·两种常用的逐点插入算法 | 第39-40页 |
| ·改进的 Delaunay 三角剖分算法构建主 TIN | 第40-42页 |
| ·地层层面数据空间插值 | 第42-46页 |
| ·地层分界面的缝合处理 | 第46-47页 |
| ·曲面求交 | 第47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可视化 | 第47-51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OpenGL 的基本功能 | 第48-49页 |
| ·基于 OpenGL 的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工程实例 | 第52-62页 |
| ·石家庄市工程环境概况 | 第52-55页 |
| ·地理位置 | 第52-53页 |
| ·地形地貌概况 | 第53-54页 |
| ·石家庄地区的地质条件 | 第54-55页 |
| ·构建地质体空间三维模型 | 第55-61页 |
| ·数据的处理 | 第56-57页 |
| ·建模过程 | 第57-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空间分析 | 第62-78页 |
| ·剖面图生成与编辑 | 第63-71页 |
| ·石家庄地区东西方向剖面图 | 第63-64页 |
| ·石家庄地区南北方向剖面图 | 第64-65页 |
| ·剖面的编辑和修改 | 第65-67页 |
| ·钻孔数据库的校正 | 第67-71页 |
| ·土层的空间展布 | 第71-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4-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