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0-17页 |
·研究对象及分组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分组 | 第10页 |
·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 | 第10-11页 |
·主要药品和仪器设备 | 第11-12页 |
·主要药品 | 第11页 |
·仪器设备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角膜供体材料 | 第12页 |
·术前准备 | 第12页 |
·手术方法 | 第12-13页 |
·术后用药和随访 | 第13-14页 |
·术后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14-16页 |
·裂隙灯检查 | 第14页 |
·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上皮 | 第14页 |
·泪膜破裂时间 BUT、Schirmer test | 第14页 |
·填写眼部疼痛、流泪、异物感评分表 | 第14-15页 |
·普通视力检查 | 第15页 |
·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 | 第15页 |
·翼状胬肉复发率 | 第15-16页 |
·统计学计算 | 第16-17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7-21页 |
·角结膜生长情况及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 第17页 |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泪膜破裂时间(BUT)的比较 | 第17-18页 |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 Schirmer test(SI)的比较 | 第18页 |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主观感觉评分的比较 | 第18-19页 |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视力的比较 | 第19页 |
·眼前节分析系统 | 第19-20页 |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角膜地形图中 3mm 区角膜散光的比较 | 第19-20页 |
·角膜不规则指数的比较 | 第20页 |
·两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 | 第20-21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1-27页 |
·复发机制及复发率 | 第21-22页 |
·本课题手术机制 | 第22-24页 |
·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手术效果的评价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优缺点 | 第25-26页 |
·展望部分 | 第26-2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图 | 第31-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综述 | 第39-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