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新变—论徐贵祥九十年代的军旅小说创作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九十年代军旅小说创作的新变 | 第12-20页 |
第一节 长篇小说的创作潮动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农家军歌中的农民军人 | 第13-16页 |
第三节 战争与和平题材的深入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徐贵祥军旅小说的主题探索 | 第20-29页 |
第一节 战争环境下的“人性”思考 | 第20-25页 |
第二节 和平环境下的战争渗透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徐贵祥小说中英雄形象的新变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时代转换中英雄形象的更迭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另类英雄的重建与蜕变 | 第31-40页 |
1、结合“英雄性”与“人性”的“硬汉英雄” | 第32-34页 |
2、穿越“理想”与“现实”的“抗争英雄” | 第34-37页 |
3、超越“党派”与“政治”的“民族英雄”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徐贵祥军旅小说的突破与局限 | 第40-45页 |
第一节 独特的创作魅力 | 第40-44页 |
1、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 第40-41页 |
2、新兵种的写作 | 第41-42页 |
3、女性形象的深思 | 第42-44页 |
第二节 艺术表现上的缺失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