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提式循环流MBR处理染整废水试验研究及膜污染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4-30页 |
·染整废水概述 | 第14-16页 |
·染整废水基础 | 第14页 |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 第14-16页 |
·MBR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 第17-18页 |
·MBR的分类 | 第18-20页 |
·MBR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 第20-21页 |
·课题研究的前沿问题 | 第21-28页 |
·膜污染研究的现状 | 第21-22页 |
·MBR中膜污染现象的表征 | 第22页 |
·膜污染机理 | 第22-25页 |
·膜污染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膜清洗方法 | 第27-2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试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 第30-38页 |
·实验装置及工艺 | 第30-31页 |
·实验水质 | 第31-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实验参数设定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技术分析路线 | 第33-34页 |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34-38页 |
·色度测定 | 第34-35页 |
·污泥粘度测定 | 第35页 |
·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 | 第35页 |
·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 | 第35-36页 |
·蛋白质的测定 | 第36页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凝胶色谱测定EPS分子排布 | 第36页 |
·污泥粒径测定 | 第36页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6-37页 |
·其他常规分析方法及仪器 | 第37-38页 |
第三章 MBR处理效果分析 | 第38-54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污泥培养驯化反应器启动 | 第39-42页 |
·驯化阶段MLSS变化 | 第40-41页 |
·驯化期间COD变化 | 第41-42页 |
·光谱扫描分析 | 第42-43页 |
·增设水解酸化池对去除效果影响 | 第43-46页 |
·增设水解酸化池对COD去除率影响 | 第43-44页 |
·增设水解酸化池对色度去除率影响 | 第44-46页 |
·回流比对去除效果影响 | 第46-49页 |
·回流比对COD_(Cr)影响 | 第46-47页 |
·回流比对色度影响 | 第47-49页 |
·MLSS对去除效果影响 | 第49-51页 |
·MLSS对COD_(Cr)影响 | 第49-51页 |
·MLSS对色度影响 | 第51页 |
·曝气强度对处理效果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膜污染研究分析 | 第54-72页 |
·引言 | 第54-56页 |
·临界通量 | 第56页 |
·比膜通量的衰减及膜阻力分析 | 第56-59页 |
·比膜通量衰减状况分析 | 第56-58页 |
·膜阻力变化分析 | 第58-59页 |
·膜阻力成分 | 第59-60页 |
·回流比对膜污染影响 | 第60-62页 |
·MLSS对膜污染影响 | 第62-64页 |
·曝气强度对膜污染影响 | 第64-65页 |
·活性污泥性质与膜污染关系 | 第65-67页 |
·污泥粘度 | 第65-66页 |
·污泥粒径分析 | 第66-67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67-70页 |
·膜表面观察 | 第68-69页 |
·中空纤维膜断面观察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滤饼层及MLSS成分分析 | 第72-82页 |
·引言 | 第72页 |
·滤饼层及MLSS成分与膜污染关系分析 | 第72-75页 |
·EPS/VSS与膜污染关系 | 第72-73页 |
·蛋白/多糖与膜污染关系 | 第73-74页 |
·VSS/SS与膜污染关系 | 第74-75页 |
·操作条件对滤饼层及MLSS成分影响分析 | 第75-80页 |
·回流比对滤饼层及MLSS成分影响 | 第75-77页 |
·MLSS浓度对滤饼层及MLSS成分影响 | 第77-78页 |
·曝气强度对滤饼层及MLSS成分影响 | 第78-80页 |
·EPS分子粒径与膜污染关系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