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来源和危害 | 第10-13页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来源 | 第11-12页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危害 | 第12-13页 |
·常用的抗生素处理方法 | 第13-14页 |
·光催化氧化技术 | 第14-15页 |
·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21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TiO_2光催化氧化机理与制备方法 | 第21-35页 |
·半导体 TiO_2催化剂光催化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TiO_2的晶体结构及表征 | 第23-24页 |
·影响 TiO_2光催化降解的因素 | 第24-29页 |
·外部条件对 TiO_2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内部结构对 TiO_2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提高 TiO_2光催化降解效率的途径 | 第29-32页 |
·贵金属掺杂 | 第29-30页 |
·过渡金属掺杂 | 第30-31页 |
·复合半导体 | 第31页 |
·非金属掺杂 | 第31-32页 |
·表面光敏化 | 第32页 |
·纳米 TiO_2的制备 | 第32-35页 |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第32-33页 |
·溶胶-凝胶法制备 TiO_2纳米粒子 | 第33-35页 |
第三章 TiO_2/Fe_2O_3/CNTs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5-48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主要试验试剂与药品 | 第35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35-36页 |
·实验装置 | 第36页 |
·磁性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36-37页 |
·碳纳米管的纯化 | 第36-37页 |
·Fe_2O_3/CNTs 磁性材料的制备 | 第37页 |
·磁性材料 Fe_2O_3/CNTs 的表征 | 第37-43页 |
·碳纳米管的表征 | 第37-39页 |
·XRD 表征 | 第39-40页 |
·TEM 和 SEM 表征 | 第40-42页 |
·VSM 分析 | 第42-43页 |
·溶胶凝胶过程 | 第43-44页 |
·基本原理 | 第43页 |
·钛酸丁酯制备 TiO_2粉体 | 第43-44页 |
·制备磁性 TiO_2/Fe_2O_3/CNTs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 | 第44页 |
·TiO_2/Fe_2O_3/CNTs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材料的表征 | 第44-48页 |
·XRD 表征 | 第44-45页 |
·TEM 和 SEM 表征 | 第45-46页 |
·VSM 分析 | 第46页 |
·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 | 第46-48页 |
第四章 TiO_2/Fe_2O_3/CNTs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实验 | 第48-61页 |
·试验材料及装置 | 第48-49页 |
·主要试验试剂与药品 | 第48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48页 |
·实验装置 | 第48-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1页 |
·光催化降解试验 | 第49-51页 |
·光催化剂降解率的计算 | 第51页 |
·TiO_2/Fe_2O_3/CNTs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的吸附平衡时间 | 第51-52页 |
·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降解试验 | 第52-61页 |
·TiO_2/Fe_2O_3/CNTs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 | 第52-53页 |
·光催化剂煅烧温度、时间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pH 值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催化剂用量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57页 |
·溶液初始浓度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 | 第58-61页 |
第五章 TiO_2/Fe_2O_3/CNTs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回收实验 | 第61-6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1页 |
·可见光照射下催化剂的回收 | 第61-63页 |
·回收光催化反应后的催化剂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TiO_2/Fe_2O_3/CNTs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光催化反应后回收催化剂的测量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