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下当代国民幸福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概述 | 第16-26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幸福 | 第16-17页 |
·幸福感 | 第17页 |
·和谐社会 | 第17-18页 |
·和谐社会与幸福感的关系 | 第18页 |
·基本理论 | 第18-24页 |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 第18-20页 |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第20-22页 |
·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人民幸福观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当代国民幸福感现状 | 第26-34页 |
·城镇体力劳动者群体的幸福感 | 第26页 |
·农民群体的幸福感 | 第26-27页 |
·知识分子群体的幸福感 | 第27-29页 |
·教师群体的幸福感 | 第27页 |
·医务人员群体的幸福感 | 第27-28页 |
·知识型员工群体的幸福感 | 第28-29页 |
·公务员群体的幸福感 | 第29页 |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群体的幸福感 | 第29页 |
·办事人员群体的幸福感 | 第29页 |
·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幸福感 | 第29-30页 |
·农民工群体的幸福感 | 第30-31页 |
·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感 | 第31-32页 |
·老年人群体的幸福感 | 第32页 |
·城乡失业、半失业和无业者群体的幸福感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影响国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4-42页 |
·经济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第34-37页 |
·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国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 第34-35页 |
·经济发展失衡带来的贫富差距影响国民的幸福感 | 第35-36页 |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阻碍国民幸福感的提升 | 第36-37页 |
·关乎国民生计的就业问题依然存在 | 第37页 |
·政治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第37-38页 |
·政治民主是国民幸福的重要前提 | 第37-38页 |
·社会公平是国民幸福的支撑 | 第38页 |
·文化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第38-39页 |
·和谐文化是国民幸福感的重要依托 | 第38-39页 |
·幸福观和国民文化需求是影响国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 第39页 |
·社会环境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第39-40页 |
·生态环境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第40-41页 |
·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加国民幸福感 | 第41页 |
·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提升国民幸福感的主要对策 | 第42-53页 |
·关注经济发展以提高国民幸福感 | 第42-45页 |
·大力发展经济为国民幸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 第42-43页 |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和收入差距提升国民幸福感 | 第43-44页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国民幸福感 | 第44-45页 |
·国家要重视和扩大就业以提高国民幸福感 | 第45页 |
·建立良好的政治环境提升国民幸福感 | 第45-47页 |
·建设服务型且关注人民幸福的政府 | 第45-46页 |
·确保社会的公平公正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条件 | 第46-47页 |
·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升国民幸福感 | 第47页 |
·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国民幸福感 | 第47-50页 |
·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以满足国民的文化需求 | 第47-48页 |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 第48-49页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幸福感 | 第49-50页 |
·加强社会环境建设提升国民幸福感 | 第50-51页 |
·建设和谐宏观社会环境以提升国民幸福感 | 第50页 |
·提倡助老敬老的价值观念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 第50页 |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感 | 第50-51页 |
·注重环境保护以提升国民幸福感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