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唯物史观与生态哲学的基本概况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况 | 第10-14页 |
一、唯物史观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1页 |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生态思想 | 第11-14页 |
第二节 生态哲学的基本概况 | 第14-17页 |
一、生态哲学的出现 | 第14-15页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生态哲学的关系 | 第17-19页 |
一、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状态是两者共同的话题 | 第17-18页 |
二、唯物史观高于生态哲学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为生态哲学提供的理论基础 | 第19-32页 |
第一节 立足实践,理解人与自然关系 | 第19-22页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 | 第19-20页 |
二、现实的自然与现实的人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社会是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统一 | 第22-26页 |
一、历史的自然 | 第23-24页 |
二、自然的历史 | 第24-25页 |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恶化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第26-28页 |
一、资本的本性与对人自身的伤害 | 第26-28页 |
二、资本的本性与对自然界的统治 | 第28页 |
第四节 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生态文明的指向 | 第28-32页 |
一、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 | 第29-31页 |
二、人与世界“原初关联”状态的复归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领悟唯物史观中生态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32-40页 |
第一节 走出世界性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 | 第32-34页 |
一、世界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本的全球扩张 | 第32页 |
二、环境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解决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中国当代生态环境的出路 | 第34-40页 |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 | 第34-36页 |
二、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三、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经验具有的普遍意义 | 第37-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