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相互保险公司概述 | 第8-17页 |
第一节 相互保险公司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第8-13页 |
一、 相互保险公司的概念 | 第8-9页 |
二、 相互保险公司的特征 | 第9-11页 |
三、 其他相互保险组织形式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相互保险公司的种类 | 第13-15页 |
一、 预付保险费的相互保险公司(advance premium mutuals) | 第13页 |
二、 提供永久保障的相互保险公司(perpetual mutuals) | 第13页 |
三、 追收保费的相互保险公司(assessment mutuals) | 第13-14页 |
四、 工厂相互保险公司(factory mutuals)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相互保险公司的优势和缺陷 | 第15-17页 |
一、 相互保险公司的优势 | 第15-16页 |
二、 相互保险公司的缺陷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互保险制度在各国的发展与现状 | 第17-31页 |
第一节 相互保险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一、 相互保险的萌芽 | 第17页 |
二、 相互保险的形成 | 第17-18页 |
三、 相互保险的发展和成熟 | 第18页 |
四、 相互保险公司在 21 世纪的式微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国外相互保险公司立法现状 | 第19-24页 |
一、 德国相互保险公司立法 | 第19-22页 |
二、 日本的相互保险公司立法 | 第22-23页 |
三、 美国纽约州相互保险公司立法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相互保险公司在我国的实践 | 第24-31页 |
一、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二、 我国相互保险业发展实践及法律困境 | 第25-29页 |
三、 我国发展相互保险公司的重要意义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相互保险公司的法律架构 | 第31-41页 |
第一节 相互保险公司的设立 | 第31-34页 |
一、 相互保险公司设立的实体条件 | 第31-32页 |
二、 相互保险公司设立的程序条件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相互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34-35页 |
一、 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 | 第34页 |
二、 董事会和监事会 | 第34-35页 |
第三节 相互保险公司的运营 | 第35-38页 |
一、 相互保险公司运营的原则 | 第35页 |
二、 相互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 | 第35-36页 |
三、 相互保险公司的盈余分配、亏损承担 | 第36页 |
四、 相互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的变更 | 第36-38页 |
第四节 相互保险公司的监管 | 第38-41页 |
一、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 | 第38-39页 |
二、 保险行业的自律 | 第39页 |
三、 保险公司内控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